![]()
晚上回到家,忽然间有些感慨。
听到杨振宁先生去世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倒不是说我对他的物理学研究有多深的了解,而是感觉,一个很熟悉、很重要的名字,从此成为了历史。
这感觉特别像你书架上那套翻烂了的漫画突然宣布完结;像你手机里循环了无数遍的那个歌手,悄无声息地退了圈;像你曾经每周必追的球星,终于挂起了他的战靴。
我们这代人,似乎正在集体经历一场漫长的告别。告别那些曾经定义了我们青春、塑造了我们部分世界观的人与事。杨振宁先生,就像是这场告别仪式中,一座格外宏伟的、地标性的建筑,如今也悄然隐入了历史的暮色里。
想想看,以前觉得这些名字是永恒的。他们像远方一座座沉默而可靠的山,你知道他们在那儿,心里就踏实。
他们代表着某个领域智识的顶峰,代表着一种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抵达,却心向往之的高度。他们是“大师”,是“偶像”,是我们童年和青年时代“坐标”的一部分。
可现在,坐标正在一个一个地消失。
霍金不在了,我们再也看不到他那个被禁锢在轮椅里,却遨游于宇宙最深邃处的灵魂;袁隆平不在了,那个总在稻田里行走的熟悉身影,也只能在影像里重温。如今,杨振宁也走了,那个在物理学殿堂里与爱因斯坦对话的中国人,也合上了他的人生书卷。
这种感觉,不完全是悲伤,更像是一种怅然若失。仿佛你成长的那个时代,正加速从你身边驶离,而你只能站在原地,看着它的尾灯越来越模糊。你熟悉的那个世界,正在一点点地关上它的大门。
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新东西,但失去的,好像也同样珍贵。
我们刷着短视频,追逐着新的热点,但内心深处,却为那些曾经照亮过我们、甚至都未曾直接照亮过我们,仅仅是知道其存在就感到安心的大师们的离去,感到一阵空落落的。
有人说,这是一个大师渐远的时代。或许是吧。我们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就像看着自己的一部分青春和认知,被永远地封存进了历史。
那么,就让我安静地感慨一会儿吧。不为励志,不为前行,仅仅是为了纪念那些曾经构成我们精神天空的、闪亮的星辰。
他们熄灭了,夜空也因此显得愈发深邃和寂寞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