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美国华盛顿正值深夜,一场视频会议却主动配合了北京时间,美方财长会后立刻宣布,中美关系已“降温”,下周将当面会谈。
更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在会前坦言“中方实力太强”,甚至希望中方能给一份“公平协议”,这与2018年那个四处加征关税的强硬形象判若两人。
短短几年发生了什么?是谁掌握了对话的主动权?
![]()
当华盛顿的深夜灯火还在闪烁,北京的第一缕晨光已悄然洒向外交部大楼,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差,更是一个时代差。
美方,主动配合了中方的时间,这个小小的细节,像一声惊雷,炸开了中美关系新的篇章。
美财长贝森特在通话后火速宣布,关系“降温”,下周马来西亚见,语气里透着一股急切。
急什么呢?
![]()
就在通话前一天,那个曾经叫嚣“贸易战很容易赢”的特朗普,突然换了副面孔,公开承认对华加征高额关税的策略“不可持续”,甚至可能会冲击美国经济。
这变脸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更重磅的还在后面,他竟然说,我们需要一份“公平协议”!
![]()
曾经,他定义规则,如今,他请求公平,一字之差,云泥之别。
这背后,是怎样的权力转移?
答案藏在一组冰冷的数据里,藏在一个精妙的布局中,更藏在对手那句无奈的“中方实力太强”里。
曾经美方挥舞关税大棒,以为能轻松拿捏,结果呢?
![]()
关税成本转嫁到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身上,美股迎来“黑色星期五”,华尔街一片哀嚎,从制造业到农业,叫苦连天。
美方这才明白,这大棒,挥出去容易,收回来难,砸到的,最终是自己。
而中方,早已不是7年前的吴下阿蒙。
![]()
一份关于稀土出口的新规,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这不是稻草,这是精准的点穴,一招制敌,又狠又准。
全球90%的精炼稀土来自中国,美国70%的稀土产品依赖中国,尤其是制造战斗机、高科技芯片的重稀土,依存率高达92%,更致命的是,美国企业的库存,只够撑40到60天。
![]()
生产线一旦停摆,后果不堪设想,白宫里一群人急得团团转,想找替代供应商,想建自己的生产线,可专家算了笔账,至少得10到15年!
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贝森特能不急着推进面对面会谈吗?
说白了,就是想赶紧给国内产业“续口气”,这一招“点穴”,精准、致命,让曾经的霸主瞬间失去了平衡。
![]()
是什么让曾经的霸主如此谦卑?是被感化了?
不,是被现实打疼了。
在特朗普强硬的外表下,藏着一个正在飞速倒计时的“内政时钟”,经济数据是分针,滴答作响,选举日是时针,指向末路,而民意,则是驱动这一切的发条。
![]()
美国第三季度经济“考核”马上要来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自从对华加征关税,依赖中国进口零部件的美国企业,生产成本飙升,部分中小企业直接倒闭,普通民众呢,从日常用品到电子产品,价格普涨,日子不好过。
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等行业组织早就发出警告,关税将抬高建筑成本、拖累房地产市场,华尔街因为贸易紧张引发的股指暴跌,反弹得也无力。
![]()
更糟糕的是,特朗普自己的阵营里都出现了分裂,很多共和党人公开和他唱反调,再这么下去,经济衰退,第二季度继续“交白卷”,他的总统宝座还坐得稳吗?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警告更是雪上加霜,中美脱钩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产出长期减少7%,这个风险,美国承受不起,很明显,他们自己受到的伤害更大。
![]()
所以特朗普的“软化”,不是觉悟了,而是扛不住了。
他不得不承认,中国并非可以随意施压的对象,持续对抗,只会引发更激烈的反制,最终损害的是美国自己的利益。
这口“气”,他不得不松。
![]()
再看他的表态,一边说着关系“降温”,一边又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告状,指责中国的经济模式,还撺掇国际机构对华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这种“一边求对话,一边泼脏水”的操作,熟悉得很。
他甚至在松口的同时,还把责任甩锅给中国,声称是中方“强迫他这么做”,保留了后续博弈的空间。
![]()
这种表态,充分暴露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内在矛盾,既想通过关税遏制中国,又无法承受政策的负面代价,他们决定“回头”是很好的信号,但在最后关头,美方还是明白了“关税战不可打”。
但这份明白,来得太迟,也太被动。
对美方的“诚意”,我们从未抱有太大幻想,因为他们的信誉,早已在反复无常的操作中消耗殆尽。
![]()
如果说稀土管制是精准的点穴,那么多边布局就是深不可测的内功。
中方这次的新规,重点可不只是限制稀土出口那么简单,它加强了稀土提取、分离、加工等技术的出口许可管理。
这一下,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
中方掌握着全球约92%的稀土分离与加工技术,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美国就算找到了澳大利亚、日本的稀土矿,没有中方的技术,也只是一堆废土,美国国防部曾做过评估,恢复本土稀土加工产业链,至少需要10年时间。
这不是夸大其词,这是技术的壁垒,是智慧的壁垒。
美方想绕开中方,根本绕不过去。
![]()
贝森特想用什么延长关税豁免期,来换取中方在稀土政策上的“灵活调整”?
这更像一个笑话。
关税本是美方用来施压的工具,如今却想当成交换的筹码,只能说明,他们已经拿不出别的牌了。
面对美方的提议,中方的回应相当克制,既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强调“尽快磋商”。
![]()
![]()
这种不明确表态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展现了中方在谈判中的主导地位。
更宏大的格局,在中方外贸结构的变化中。
2017年,中对美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例高达19%,而到了2025年,这个比例直接降到了10%。
![]()
但中方的出口总额却不降反升,这说明什么?
说明中方成功完成了一次史诗级的“去美国化”结构调整!
东盟、欧盟、中东、拉美,成为了中国出口的新主力,四者合计占比已超过65%。
尤其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框架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供应链合作,更加高效、稳定。
![]()
在中东,中国通过能源合作带动制造业出口,在拉美,则通过基建和清洁能源项目推动设备与服务出口。
美国市场,早已不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美国在寻找“替代品”,中国则在被“需要”,美国在构建“小圈子”,中国则在拥抱“大市场”,这攻守之势,不言自明。
![]()
这次中美敲定马来西亚会面,也给后续的韩国会晤做铺垫,但要说这能为中美关系定调,恐怕没那么乐观。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信誉上,之前反复无常的操作太多,谁也不敢轻易相信他们的承诺。
![]()
从长期来看,美方的根本困境没有解决,就算马来西亚会谈能达成一些小共识,也难以从根源上改善关系。
稀土依赖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美方一直想用单边手段打压中国,却又承受不起脱钩的代价。
![]()
可特朗普政府只想靠短期谈判换取眼前利益,不愿正视自身产业政策的问题,更不想放弃对中国的打压,这种“既想占便宜又想当老大”的心态,决定了他们很难拿出真正有建设性的方案。
美方内部“强硬派”与务实派的分歧也尚未弥合,贝森特的谈判权限可能受限,难以对市场准入、行业监管等深层分歧拍板。
所以,所谓的“降温”并不等同于和解。
![]()
中美关系不会因为一通视频会话就立刻回暖,贝森特提到“关系降温”,特朗普强调“需要公平协议”,这些表态并非语言上的谦和,而是策略上的调整。
而中方的态度则始终如一,愿意对话,但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和诚意的基础上。
中美博弈的新阶段已经开启,在谈判桌上,谁掌握节奏,谁就掌握主动权,而这一次,话语权正在悄然向中方倾斜。
![]()
从通话时间的安排,到会谈地点的选择,再到议题的设置,最后到会谈节奏的掌控,中方都展现出了极强的主动性。
美方的所谓“降温”表态,表面上看是缓和关系,实际上是在现实压力下的无奈退让。
当对手开始请求“公平”时,这,不仅仅是一场双边博弈的胜利吗?
![]()
不,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序章。
而在这个新时代,谁将书写规则?
当华盛顿的夜色越来越深,北京的晨光必将照亮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造,这次通话不仅是关系的缓和,更是主导权转移的标志性事件,是“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这一古老智慧在当代最生动的实践。
未来,对话的基础将是实力与规则,而不再是威胁与恫吓,一个更公平、更稳定的全球秩序新格局正在萌芽,这或许才是这场交锋带给世界的最大价值。
当对手开始请求“公平”时,我们该如何定义和把握这个新时代?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