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每日幸运签#
近日,嫦娥六号从月球带回的月壤又有了重大发现,科学家在里面找到了来自外太阳系小行星带的 CI 型陨石残留物,这个成果在 10 月 21 日凌晨发表在了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
陨石被称作 “太阳系的信使”,研究它能帮我们了解行星是怎么形成和演化的。但在地球上,因为有大气层和地质活动,大部分陨石都没法完好保存下来,尤其是 CI 型碳质球粒陨石,在地球发现的陨石里占比还不到 1%。而月球不一样,它没有大气层,地质活动也少,就像一个 “天然档案馆”,能把陨石撞击的痕迹好好保存下来,这也是这次能在月壤里发现 CI 型陨石残留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次研究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和研究员林莽的指导下,该所的王锦团副研究员和博士生陈志铭等人完成的。他们对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样品进行了仔细分析,才识别出了这些来自 CI 型陨石的撞击残留物。
![]()
从CI 型陨石的名字你可能从就能猜到母体小行星,CI 型陨石里含有不少水和有机质这类容易挥发的成分。科研人员研究这些残留物后认为,这些碎片是 CI 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母体撞击月球表面,发生熔融之后,又快速冷却结晶形成的。而且统计发现,这类陨石在月球表面的比例比在地球高多了,这说明碳质陨石对地月系统的撞击贡献可能之前被严重低估了。
这个发现挺重要的,它不光说明外太阳系的物质能迁移到内太阳系,对解释月球表面水的来源也有很大意义。研究人员觉得,之前在月球样品里检测到的有正氧同位素特征的水,很可能就是来自这类陨石的撞击。
对此,有人质疑,美国人带回来的月壤到底是不是真的?为什么我们从月壤中能不断发现新东西,而美国人从月壤中发现了什么?谁能给科普下?
也有网友称,小行星带里富含有机质,还提到了碎片、碳质这些点,感慨科学的想象力没有极限,觉得外太阳系物质能向内迁移很难想象。还有人好奇怎么确定陨硫铁来自球粒陨石,又怎么确认球粒陨石是碳质的,以及 SIMS 测点检测到的成分是什么。
这个发现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原来月球不仅是地球的卫星,更像是太阳系的交通枢纽,记录着各种天体的往来踪迹。未来通过对月球水资源的深入研究,或许能揭示更多关于生命起源和太阳系演化的秘密。每一次对月球的探索,都在重新定义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