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一看病就要抽血?为你揭幕:抽来的血,最终都去了哪里?

0
分享至



刘大爷退休后,身体一直不错,最近却总觉得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家人劝他早点去医院检查。可是一想到医院的流程,刘大爷心里就犯嘀咕:“不是听诊,就是问诊,怎么动不动就抽血?

一抽还不止一管,真有这么必要吗?”在候诊区,他还碰到几位同样“满肚子问号”的病友,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着:为啥一看病就被“扎一针”?

难道除了抽血,医生就没有别的判断办法?



这其实是很多人的共鸣。每次走进医院,“先抽血、再等结果”几乎成了看病的标配流程。不少人心里暗自犯嘀咕,抽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抽走的那么多管血,真的用得上吗?会不会对身体有损伤?那些流入试管的血液,最后又被用到了哪里?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医院抽血背后的“秘密”,看懂抽血到底有多重要,或许你就能明白,这简单的一针,其实是一场关于健康的深度探查。

真相远比想象丰富:抽血不是“小题大做”,而是诊疗的重要入口。背后的科学逻辑和安全保障,正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一道健康常识。

尤其是很多人都忽视的“剩余血液去哪了”这一细节,也许会颠覆你的常识。



很多人以为,抽血就是随便“化验一下”,其实医学上,大部分疾病的诊断都无法单靠肉眼或问答完成,血液就像是身体的“黑匣子”,记录着五脏六腑的最新动态。

血液里除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还包含数百种酶、蛋白质和代谢产物,是身体内部健康信息的“快递员”。

权威数据显示,仅血常规一项,就能检测三十多项指标,快速排查常见的感染、贫血、血液肿瘤等问题。如果再加上生化、免疫、血流变等检测,医生就能对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的功能和运行情况有立体评估。

血常规:能初筛感染、判断免疫系统功能、辅助发现白血病等严重血液疾病。

血脂、血糖、生化全套:直接关系到三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判别和风险预警。

凝血四项、体液电解质、肝肾指标:是术前、重症、慢性病管理的核心参考。

肿瘤标志物、激素水平及各类病毒筛查:为癌症、内分泌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科学依据。

正是因为血液“载体”极其丰富,每一种病情都有可能在血中留下痕迹,所以医生首选“抽血”为诊疗第一步。有数据表明,目前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早期诊断至少75%的疾病,都离不开抽血化验提供的“证据链”。



也有不少人疑惑,每次检查医生都让抽好多管,每管2-5毫升,一次下来感觉好像抽了不少。其实真相并不复杂:

每一项血液检查都要单独的一次

因为检验方法、所用试剂不同,其试管内定量、添加剂都要严格匹配;比如血常规用紫盖管,生化用黄盖管,血型用红盖管等。

成年人血容量在4000-5000毫升以上

哪怕一次抽5管,合计也只有10-25毫升,只占人体血容量的0.2%—0.6%。专业检验科医生反复强调:单次抽血远低于“安全上限”,对身体几乎没有风险。

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数据显示,常规抽检对中老年人及一般病患健康来说,都是“微乎其微”的干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被抽出来的血还承担着“二次安全使命”:部分会被留作复检样本,一般在实验室潮湿恒温保存一周左右,只有确诊需要追加化验或者争议样本溯源时才会用到。

之后,这些剩余血液会严格按照医学垃圾管理流程销毁,以杜绝信息泄露和生物安全问题。

不少人经常抱怨抽血麻烦、耗时、不舒服,但权威医学统计证明,能够定期体检并及时发现问题的人,慢病发生率至少能较对照组低20%—30%。

通过一次抽血,能及早发现贫血、感染、早期肿瘤和糖尿病等50多种常见病风险。“三高”患者和老年群体每6-12个月抽一次血,慢性并发症筛查率显著提高,有利于用药调控和健康规划。

血液生化、免疫等多项指标,能对手术、孕产、恢复过程做“量身定制”决策,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很多常被忽略的小症状(如乏力、肢冷、口渴、出血点)只有通过血检才能找到“幕后主因”,这样临床医生才能确保“精准治未病”,防止疾病由轻转重。



面对抽血,尤其是中老年人,难免担忧。想让过程更顺畅、结果更准确,可以记住这几招:

保持空腹抽血:空腹8-12小时,利于血脂、血糖等关键指标准确判断。

采血前及时咨询:忌口、药物影响和是否应停药,一定提前和医生确认。

舒适坐姿,放松心态:采血时调匀呼吸,动作配合可减轻不适感。

采血后妥善按压:避免揉搓穿刺点,正常按压3-5分钟即可,减少淤青概率。

如果抽血后有头晕、乏力,建议及时休息,适量补水。对特殊老年群体或身体极度虚弱者,每次抽血量都可个体化调整,有专业团队全程把关,无需过度担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和讯投顾李永熙:周二将会迎来爆发性赚钱效应!

和讯投顾李永熙:周二将会迎来爆发性赚钱效应!

和讯网
2025-11-03 16:53:06
一战成名1:老金头回来了

一战成名1:老金头回来了

金昔说故事
2025-11-03 13:26:17
2025年11月4日「万灵吉历」运势提前看

2025年11月4日「万灵吉历」运势提前看

白龙王
2025-11-03 20:09:15
收复藏南,必须同时遣返上百万移民,中国绝不允许出现“印度族”

收复藏南,必须同时遣返上百万移民,中国绝不允许出现“印度族”

卷史
2025-10-25 11:38:43
200亿打水漂?恒大在肇庆的最大“梦幻空城”,现在怎么样?

200亿打水漂?恒大在肇庆的最大“梦幻空城”,现在怎么样?

GA环球建筑
2025-11-03 12:52:47
六个月疯狂编程、爆肝30万行代码!程序员每月花1400元,把Claude Code玩到极限后感慨:可能因此少活五年

六个月疯狂编程、爆肝30万行代码!程序员每月花1400元,把Claude Code玩到极限后感慨:可能因此少活五年

CSDN
2025-11-03 18:19:16
歼-20使用WS-10B-C-15发动机终结外国发动机霸权

歼-20使用WS-10B-C-15发动机终结外国发动机霸权

缘史记
2025-11-02 10:35:52
中美釜山会晤后,俄罗斯马上反应过来,普京火速派重量级人物访华

中美釜山会晤后,俄罗斯马上反应过来,普京火速派重量级人物访华

吃货的分享
2025-11-04 00:16:25
破防了!陈芋汐哭谈全红婵:眼都红了,我们的关系从不是“宿敌”

破防了!陈芋汐哭谈全红婵:眼都红了,我们的关系从不是“宿敌”

科学发掘
2025-11-03 04:39:27
泽连斯基公开卸任意愿

泽连斯基公开卸任意愿

陆弃
2025-09-26 10:24:28
爆火热文《风停后无人归》季瑶司夜寒在线阅读大结局

爆火热文《风停后无人归》季瑶司夜寒在线阅读大结局

小敏妈妈做吃的
2025-10-31 13:37:01
特讯!俄军高层通告全球:在红军城地区围困乌军31个营,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特讯!俄军高层通告全球:在红军城地区围困乌军31个营,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0-31 11:30:21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本赛季阿森纳欧冠预期失球仅多于拜仁,被射正与曼城并列最少

本赛季阿森纳欧冠预期失球仅多于拜仁,被射正与曼城并列最少

懂球帝
2025-11-04 00:42:57
曝北京富豪李春平去世,赠送他268亿的美国老太身份被扒出

曝北京富豪李春平去世,赠送他268亿的美国老太身份被扒出

吃瓜盟主
2025-10-30 19:55:14
毁了王治郅,逼姚明退役,他凭一己之力让中国篮球倒退了二十年!

毁了王治郅,逼姚明退役,他凭一己之力让中国篮球倒退了二十年!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1-03 17:27:25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邻居藏獒偷肉他不管,我每天喂它血肉,出差半月后警察:你邻居死了

邻居藏獒偷肉他不管,我每天喂它血肉,出差半月后警察:你邻居死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13 10:40:42
不敢认!“这还是李宗伟?”43 岁近照引热议!

不敢认!“这还是李宗伟?”43 岁近照引热议!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3 12:28:01
全红婵全运会带娃!变壮更好戴腰凳,谢思埸满足她当“德华”愿望

全红婵全运会带娃!变壮更好戴腰凳,谢思埸满足她当“德华”愿望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4 00:21:12
2025-11-04 01:39:00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矮脚弟弟,记录小汤圆的幸福生活
917文章数 1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游戏
时尚
本地

艺术要闻

这21位欧美女神,惊艳得让人窒息!

教育要闻

疯狂割韭菜:香港一年硕大劝退!

steam恐怖新游开启demo测试:如何证明我是我?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