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05 省道全长 135.85 公里,2015 年完成示范路改造后,成为江西省首条 “畅安舒美” 部级示范路。它贯穿九江东西方向,途经永修县、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武宁县、修水县,沿线生态优良、文化深厚、农业特色鲜明,是区域重要交通要道。
其中,武宁县境内 47.396 公里路段串联起洞坪村、罗坪镇、长水村等乡镇,路肩通过植草皮、栽灌木、铺卵石、种花卉实现绿化与硬化,富贵竹、红叶石楠等绿植四季常绿;绿色波形护栏与田园山水相映,仿生态挡墙、文化挡墙让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致浑然一体。
![]()
曾经,崎岖山路让沿线资源与风光 “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S305 如丝带穿梭山间,不仅串联绿水青山,更让沿线百姓生活迎来 “蝶变”。五年来,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以 “建设人民满意公路” 为目标,深耕幕阜山脉,推动 S305 从 “通行路” 变身 “景观路”“富民路”。
洞坪村:交通赋能,农业产业 “链” 起来
武宁县罗坪镇洞坪村南接九岭山、北临庐山西海,S305 穿境而过的交通优势,为村庄发展注入动能。依托这条公路,洞坪村探索出 “农业生产 + 深加工 + 旅游观光” 的融合路径:
以菌菇种植为核心,培育大球盖菇、竹荪等产业,解决当地弱劳动力就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建成 20 亩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基地,借公路便捷运输吸引福建客商入驻,发展鱼菜共生产业;结合 “菌菇小镇” 定位与竹木资源,规划菌菇加工厂、竹木加工厂,延伸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长水村:路美景新,生态经济 “火” 起来
长水景区是国家 4A 级景区,拥有 “中国最美古树群”“千年红豆杉”,但曾因交通闭塞,村民只能 “砍树卖钱”。2015 年,武宁分中心按 “畅安舒美” 标准改造 S305,投入 3264.3 万元推进绿化美化、景观节点打造、平交道口改造等工程;2020 年再投近 4000 万元升级为科技示范路,提升智能化水平与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
“公路两旁白杨树挺拔,景观节点和智能标识随处可见,开车像穿行在山水画卷里。” 杨洲道班班长李振文说。武宁分中心还将杨洲道班改造成开放式公路驿站,配套新能源充电桩、厕所、停车位,确保游客 “停得下、歇得好、玩得畅”。
路通景美,村民 “靠山吃山” 的方式也变了 —— 从 “砍树卖钱” 转向 “护绿生金”,发展生态果园、蜂蜜园等四大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120 万元,吸纳脱贫户就业 1000 人次,人均增收 3000 元。
长水村民卢咸锋便是受益者。他曾在河北做旅游生意,看到家乡变化后,返乡投入 5000 万元建 22 栋林间别墅,打造康养度假区。“订单要提前一两个月订,现在已排到下月。” 如今,长水村年接待游客 60 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亿元,成为 “公路 + 乡村振兴” 的生动样本。
清江乡:路畅货通,瓜果品牌 “响” 起来
七月的武宁县清江乡,葡萄进入丰收季。作为 “瓜果之乡”,清江乡借 S305 的交通便利,让葡萄、杨梅等水果走出乡村、享誉全县,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千余亩。
![]()
清江瓜果专业合作社里,种植户忙着分拣、打包新鲜葡萄,老客户沿 S305 专程来田头采购。公路的畅通,让 “田间鲜品” 能第一时间送达消费者手中,也让清江葡萄 “皮薄肉多、味甜汁足” 的口碑越传越广。如今,S305 已成清江乡瓜果产业的 “运输线” 与 “推广线”,带动种植户收入稳步增长。
一条 S305,激活了 “景区引流 — 公路便民 — 产业增收” 的富民链条,让城乡要素流动的 “经济活水” 持续涌动。未来,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将继续深化 “公路 + 生态 + 旅游” 融合模式,让这条 “生态路”“富民路” 越走越宽,为武宁绘就更多 “路景相融、民富景美” 的新画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