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南联大五才子仅剩一人:103岁杨振宁逝世,一个时代的背影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18日正午,一则消息在全网蔓延,103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这位从西南联大走出的科学巨擘,终究告别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与物理学界。

而随着他的离去,昔日被誉为“文理法工五堵墙”的西南联大五才子,如今只剩103岁的“两弹一星”功勋王希季院士仍在世间。

战火中淬炼的联大精神,曾滋养出改变中国的栋梁,如今这根连接那个时代的精神纽带,又少了一位见证者,令人惋惜。



杨振宁先生

巨星陨落!103岁杨振宁离世,西南联大五才子仅余1人

杨振宁的逝世,不是普通的科学家离世,而是一个横跨世纪的学术时代的终结。

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的他,历经战火、留学深造、誉满全球,最终在103岁的高龄,走完了与中国科教事业紧密缠绕的一生。

官方讣告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等头衔,勾勒出他的学术高度,却难尽述他与西南联大的深厚羁绊。



杨振宁先生

昔日西南联大校园里,朱光亚、杨振宁、许渊冲、王传纶、王希季五位青年,因才华横溢被称为“五才子”,更有顺口溜赞其“文理法工五堵墙”

而这条顺口溜,刚好代表着西南联大五大才子的专业,即朱光亚的工、杨振宁的理、许渊冲的文、王传纶的法,各撑一派。



西南联大

如今,朱光亚2011年辞世,许渊冲2021年谢幕,王传纶2012年远行,杨振宁2025年离去,只剩土生土长的云南人王希季,仍以百岁之躯坚守着对科学的热忱。

这位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成了五才子中唯一的“时代见证者”,也成了连接西南联大与当下的最后一根精神连线。



王希季先生

西南联大的“学霸日常”,如何养出物理学巨擘?

若想读懂杨振宁的科学底色,必须回到1938年的昆明,那座被战火笼罩,却飘着书声的城市。

这一年,16岁的杨振宁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化学系,彼时的他还未想到,一次转系会改写他的人生,也为后来“五才子”的理科标杆埋下伏笔。

因听了物理系课程后,发现“物理更能解释世界的本质”,他毅然转系,从此踏入理论物理的殿堂。



杨振宁先生年轻时的照片

西南联大的“特别”,藏在细节里,学校对三校肄业生保留原校学籍,学号前加P(北大)、T(清华)、N(南开),新生则用A(后加L)。

杨振宁与许渊冲都是“A字头”,许渊冲的学号A203,多年后仍能脱口而出。

许渊冲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回忆,英文考试杨振宁考80分拿第一,自己79分屈居第二,物理课杨振宁常拿满分,微积分更是99分的常客。



杨振宁先生年轻时的照片

课堂外的学术氛围更显珍贵,杨振宁常与黄昆、张守廉组成“三剑客”,泡在昆明的茶馆里物理。

有次和黄昆聊到爱因斯坦新发表的文章,杨振宁甚至直言“毫无创新,怕是老糊涂了”,可见他当时对物理学的热爱与专业。

这样的时光,不仅让杨振宁夯实了基础,更让“五才子”在彼此的碰撞中成长,为后来各领域的成就埋下伏笔。



杨振宁和黄昆

3个理论改写物理学,小行星以他命名!

西南联大的七年,为杨振宁搭建了学术阶梯。

1945年赴美留学后,他很快在物理学界崭露头角,而真正让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的,是三个改写领域格局的理论。

1956年,他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这个看似晦涩的理论,打破了物理学界“对称性永恒”的认知。



李政道(左)和杨振宁(右)

此前科学家们坚信,物理规律在左右镜像中是一致的,但杨振宁团队通过计算指出,在弱力作用下,如原子核β衰变中,这种对称性会失效。

次年,钴-60原子衰变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两人也因此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拿诺奖的中国人。



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

这一发现,让粒子物理研究拐入新赛道,至今仍影响着新能源、量子计算等领域。

另外,比诺奖成果更深远的,是1954年提出的“”。

当时杨振宁与米尔斯合作,试图用数学语言描述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这套理论最初因“未找到质量粒子”被质疑,却在后来成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核心。

如今我们熟知的夸克、希格斯玻色子,都能在这套理论中找到解释。

数学大师陈省身评价,“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物理与数学,让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理解前进了一大步”,其地位堪比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杨振宁先生

1966年,他又发现“杨-米尔斯方程”的求解关键,即“杨-巴克斯特方程”,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一维量子多体问题,还意外推动了数学领域“量子群”的诞生。

为表彰这些贡献,1986年里根总统为他颁发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3421的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

当宇宙中这颗星球运转时,仿佛在见证这位联大才子从昆明茶馆走向世界科学之巅的历程,而如今,五才子中只剩王希季仍能仰望这颗以同窗命名的星辰。



里根向杨振宁先生办法美国国家科学家奖章

从冒险回国到建高院,他从未“忘本”

“我的身体里循环着中华文化的血液”,这是杨振宁百岁生日时说的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即便在海外成名,他始终牵挂着祖国,而1971年的那次回国,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

彼时中美关系尚未正常化,杨振宁冒着风险申请回国,成为“中美关系解冻后首位访华的华裔科学家”。

周总理接见他时,曾问起他对中国科教的建议,他直言“要重视基础科学,不能只重应用”



周总理接见杨振宁

这次回国,他还特意约见了西南联大同学邓稼先,两位物理系同窗,一位在海外研究理论,一位在国内隐姓埋名搞原子弹,相见时邓稼先只说“我们做的事,都是为了国家”。

后来杨振宁在美国报纸上看到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的新闻,一眼认出英文译音中的“邓稼先”,特意写信问“是不是中国人自己造的”。

邓稼先请示周总理后回信“无外国人参与”,杨振宁读信时当场落泪,这份家国情怀,与当年西南联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初心一脉相承。



邓稼先(左)和杨振宁(右)

2015年,杨振宁做出更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放弃美国国籍,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并牵头重建高等研究院。

他为研究院定下目标“做国际一流的理论物理研究平台”,亲自招募人才、设计课程,甚至给本科生上课。



杨振宁先生

在他的推动下,研究院培养出大批青年学者,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中国量子物理、粒子物理领域的骨干。

此外,1980年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募集资金资助近百位中国学者赴美进修,这些人后来大多回国效力,成了科教事业的“传火者”。



杨振宁先生

结语

103岁的杨振宁走了,西南联大五才子的时代,以“仅剩王希季一人”的方式,正式画上句点。

可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看到的不只是逝去的才子,更是一种永不熄灭的精神,也是一代知识分子“为国治学”的赤子心。

一个时代的背影或许会远去,但精神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

正如王希季所说“成功靠的是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会继续滋养更多“新时代的联大才子”,让中国的科教事业,在传承中走向更远的未来。

信息来源:清华大学公开杨振宁生前教学画面,西南联大五才子仅剩一人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2025-10-18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多年的付出毁于一“蛋”,满屏都曾医生,网友透露更多细节

多年的付出毁于一“蛋”,满屏都曾医生,网友透露更多细节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7 10:22:54
全运会乒乓球首场大爆冷!国乒全国冠军0:3被淘汰,陈幸同3:2险胜

全运会乒乓球首场大爆冷!国乒全国冠军0:3被淘汰,陈幸同3:2险胜

国乒二三事
2025-11-07 13:14:55
经不起查!长沙医生不雅视频升级,网传两人6个月共同出差27次…

经不起查!长沙医生不雅视频升级,网传两人6个月共同出差27次…

火山诗话
2025-11-07 13:42:14
爆大冷!张本智和1-3惨败37岁老将 日乒一哥连续两站止步16强

爆大冷!张本智和1-3惨败37岁老将 日乒一哥连续两站止步16强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7 20:25:22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玉辞心
2025-11-07 07:11:34
法治在线丨调查还原四川自贡九鼎大楼“7·17”重大火灾细节

法治在线丨调查还原四川自贡九鼎大楼“7·17”重大火灾细节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5:15:18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5:47:09
广东一保安和AI聊天近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我以为它说的话、发来的签约协议都是真的……

广东一保安和AI聊天近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我以为它说的话、发来的签约协议都是真的……

观威海
2025-11-07 18:22:03
“最强地级市”56岁副市长官宣落马,政府官网紧急删除个人信息

“最强地级市”56岁副市长官宣落马,政府官网紧急删除个人信息

鲁中晨报
2025-11-07 13:39:03
从越南战俘营归国后,我被军事法院判刑5年

从越南战俘营归国后,我被军事法院判刑5年

深度报
2025-11-04 23:13:57
奥委会急疯了!2036奥运邀约无人接,中国神回复让全球集体沉默

奥委会急疯了!2036奥运邀约无人接,中国神回复让全球集体沉默

霁寒飘雪
2025-11-06 19:35:42
网传:太子集团高管交完保释金后离开法院,面带笑容,轻松淡定!

网传:太子集团高管交完保释金后离开法院,面带笑容,轻松淡定!

眼光很亮
2025-11-07 17:17:57
东风就位!神舟二十号3人乘组整装回家,神二十二1人将驻留超1年

东风就位!神舟二十号3人乘组整装回家,神二十二1人将驻留超1年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17:12:44
副院长祖雄兵被停职!他口中所谓的“纯洁婚外恋”,是自欺欺人

副院长祖雄兵被停职!他口中所谓的“纯洁婚外恋”,是自欺欺人

鋭娱之乐
2025-11-07 12:47:00
“软的更软,硬的更硬”

“软的更软,硬的更硬”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9:53:14
马斯克涨完工资一高兴,把FSD对华开放时间自曝了

马斯克涨完工资一高兴,把FSD对华开放时间自曝了

智能车参考
2025-11-07 18:51:56
全运会开门红!朱婷27分全场最高,河南女排3-0完胜天津队

全运会开门红!朱婷27分全场最高,河南女排3-0完胜天津队

全景体育V
2025-11-07 20:26:25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智慧生活笔记
2025-11-07 12:19:58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壹家言
2025-11-07 11:19:25
清朝“大辫子”到底多脏?满头油光,虱子满头,十步之内不能站人

清朝“大辫子”到底多脏?满头油光,虱子满头,十步之内不能站人

小豫讲故事
2025-11-05 06:00:03
2025-11-08 01:27:00
霁寒飘雪 incentive-icons
霁寒飘雪
关注新鲜资讯,分享热点见闻
2585文章数 3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亲子
游戏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教育部等三部门:科学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廉颇 2025-11-07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艺术要闻

地球的巨眼?亚洲第一铜矿藏190层深渊,能吞下59个西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