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晚清吉林兴建吉长铁路开始,吉林人民就开始了与俄、日殖民势力进行维护国家主权的路权之争。然而进入积贫积弱的民国时代,“吉省已办各线路,中东、南满操自外人,吉长、吉敦各有外债,利权外溢,莫此为甚”(省城各界陈请,《吉林发展史略》)。而借军阀割据的乱局,日本侵略者以东北南满铁路为据点,凭借路权掌控优势,对奉系军阀管辖的吉林地区软硬兼施,图谋掠夺当地林矿资源并实现经朝鲜运兵东北腹地的战略野心已昭然若揭。
对此吉林各界坚决捍卫路权,力主独立开发东南部资源。1926年,吉林省城各界倡导官商合办吉海铁路,线路计划从吉林修至海龙(今梅河口市海龙镇),实际延伸至朝阳镇。这一举措得到吉林督军张作相的鼎力支持,筹备处随即成立,李铭枢任总办,从京绥等铁路聘请专业技术团队,当年便展开勘测,线路大致沿汉代古路设计。
1927年6月25日,吉海铁路在吉林城北山脚下正式开工。因中国人民维护路权的行动影响了殖民掠夺计划的施展,特别是收回的中国利权会对南满铁路线形成包围之态,日寇殖民代表满铁会社对吉海铁路的建设多次提出抗议,并对未来吉海铁路的线路连接、铁路联运等问题设置了重重障碍。
面对日方设置的重重阻碍,吉林省公署全力争取铁路与吉林火车站并轨,以实现联运。1929年7月,借“中东路事件”期间日方监管放松的契机,工程局抓紧从黄旗屯总站向吉林站铺设线路,于8月16日将线路延伸至吉林站东0.5公里处的吉敦线用地范围,设立了东关终点分站。对于这个重点分站的位置,此前只见记载,并未见到地图标注。直到近期在一份《吉林省城区域全图》中发现了端倪。
以往所见民国时期吉林省城城区地图,吉海铁路全部与吉长铁路并轨,共同接入吉林站。但这份《区域全图》中,铁路线一端位于莲花泡北侧的路边,其跨越莲花泡地区的线路走向比后来略向北突出。对比一些九一八事变后印刷的地图,发现吉海铁路正式由此接入吉林站,并与吉长铁路形成一个夹角。经测量,此位置大致在吉林车辆段原址附近,情形与我听闻的一些口述历史大致吻合。
虽未完全接入吉林站,但吉海铁路最终形成北山站客运、终点分站货运、机车库设于黄旗屯的运输格局,在乱世中为吉林保住了部分路权,成为近代地方自主抗争的重要印记,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
![]()
![]()
特别鸣谢潘汝繁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