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苏超”联赛自开赛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草根”属性和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迅速走红。这项赛事涵盖了江苏全部十三个地级市,被球迷戏称为“江苏人自己的世界杯”。
联赛设计充满巧思:每队最多只能注册三名现役职业球员,队员需满足户籍或学籍等属地条件。这一规则让比赛回归市民舞台,打破了传统商业赛事的局限。
场外,各城市之间的文化梗与“恩怨情仇”为赛事增添了不少趣味。南京与苏州的“榜一大哥之战”、徐州与宿迁的“楚汉之争”、扬州与淮安的“美食之都对决”,每场比赛都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现实。
低廉的票价与高涨的观赛热情形成鲜明对比。10元一张的球票,早鸟票甚至是免费的,有的城市还为异地观赛的球迷提供大巴车和快餐。这种亲民策略保证了球场的高上座率。
开赛首场比赛现场观众近18000人,场均近万人的上座率,超过大多数中超和中甲的上座人数。10月18日举行的半决赛,球票中签率低至3.1%,现场61565名观众再度刷新了中国业余足球赛事的上座纪录。
![]()
随着赛事进入淘汰赛阶段,苏超的“草根”表象逐渐被撕开。决赛双方南通队和泰州队,本质上都是职业足球青训体系的产物。
南通队的核心是来自中乙球队海门珂缔缘的庞大青训体系。在这支平均年龄仅20岁的队伍里,39名球员中,有35人来自海门足球青训基地——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
由于珂缔缘俱乐部的青训人才充裕,教练组便把既有队伍一分为二,兼顾中乙联赛和苏超双线作战。这种“一队两用”的模式,展现了职业青训的深厚储备。
泰州队则更具传奇色彩。这支球队的班底其实是中超长春亚泰队的U21青训队伍,整体比南通队还要年轻。球队成员平均年龄仅为20.7岁,最小首发球员年仅19岁。
泰州队参加苏超的阵容里,有15名球员来自亚泰U21梯队。其中武之程在今年夏天被抽调到亚泰一线队并完成了中超首秀,成为第一位从苏超踢进中超的球员。
![]()
苏超决赛变为职业青训对决并非偶然,而是江苏足球生态的自然选择。
泰州队的组建历程,映射了中国职业足球的起伏。被称为山东足球教父的殷铁生曾在2018年接手当时还是业余球队的泰州远大,从中冠联赛开始打起,三年内实现了中冠、中乙和中甲的三级跳。
2021年3月泰州远大因资金问题解散后,其U17-U19梯队被长春亚泰整体收购。这批队员依然保留了泰州本地学籍,如今成为了苏超泰州队的骨干力量。
南通海门珂缔缘则是江苏本土青训的成功典范。这家以青训起家的俱乐部扎根南通十多年,进入职业联赛后依然保持庞大的青训梯队。
他们的青训人才如此充裕,以至于可以同时支撑一支职业球队和一支城市代表队双线作战。
苏超赛场上的职业元素不仅限于此。根据统计,报名的516名球员中,现役职业球员接近30人。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在球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战术核心,更是球队的精神领袖。
![]()
苏超赛场清晰地展现了职业青训与纯业余球员之间的鸿沟。
常州队的故事尤为典型。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队伍,是苏超中职业化程度最低的球队之一。球员中有多人在当地中小学及体校任教,有高中生,也有企业主、银行职员。
常州队总教练樊毅坦言,业余比赛有望反哺青训。学球的孩子们去现场看自己的教练比赛,会更跃跃欲试;这样的业余比赛受到瞩目,也有助于体育文化发展。
职业与业余间的实力差距在赛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南通队在常规赛阶段豪取10胜2平的不败战绩领跑积分榜,成为最大的夺冠热门。
此前多场“难进一球”的常州队,引进的中超河南队队员黄紫昌首场就破门,实力明显高出场上球员一筹。
一位职业俱乐部球队主教练坦言:“草根球星与职业球员间,隔着一道专业鸿沟。”很多在城超能踢出激烈攻防、漂亮进球的球员,在高级别职业比赛会很难适应,“比赛节奏和对抗强度完全不同”。
![]()
苏超的火爆,为中国足球提供了多重启示。
它成功填补了江苏苏宁队解散后留下的情感真空。各地方媒体制作加油海报、各市文旅用创意营销拉满仪式感,足球成了城市凝聚力的纽带。
南通队与泰州队的决赛,因此超越了单纯的竞技范畴,成为城市精神的对决。
苏超构建了地域足球新的“文化认同”。当南京官方以“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自嘲,常州球迷为“霸王龙”玩梗,绿茵场上的每一次传球,都在编织更紧密的江苏共同体。
赛事设计也颇具前瞻性。苏超有意限制职业球员数量,既保证了水平相近,又为年轻球员提供锻炼机会与上升通道。媒体的高度关注更让苏超具备成为“职业联赛预备役”的潜力。
中国足球的未来或许不在闪光灯下的职业赛场,而在这些扎根于民间的城市联赛中。当越来越多的“苏超”“村超”涌现,中国足球将在更广袤的土地上扎下深根。
![]()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