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18日,在2025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上,上海市级医院精神专科联盟正式成立。作为联盟“双盟主”之一,同济医院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携手,汇聚沪上11家三级医院精锐力量,共同构成从重症精神障碍诊疗到心理行为干预的完整专业谱系,标志着上海在构建整合型、高品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
国家高度关注专科联盟的建立与发展,通过以《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核心的一系列文件,明确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此次精神专科联盟的成立,旨在通过优势互补与协同理念,打破学科壁垒,疏通资源堵点,激发联盟平台的整合效能。作为联盟核心引领者之一,同济医院将与市精神卫生中心携手,与各成员单位以“三个聚力”为主线:聚力核心病种规范化诊疗,联合市一医院、市六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市十医院、肿瘤医院、儿科医院等11家成员单位,梳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重点病种的临床路径,构建质量安全指标体系,落实精神疾病患者安全管理的“上海标准”;聚力专科新技术推广应用,搭建联盟内新技术评估与临床转化平台,推动神经调控、数字医疗等创新疗法科学、规范落地,让前沿成果更快、更广地惠及患者;聚力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依托多中心优势,联合开展重点疾病病因机制与治疗策略研究,致力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上海方案”,持续提升上海精神专科的学术引领力。
对患者及家庭而言,联盟通过构建覆盖全周期的服务网络,推动优质资源高效共享。比如,借助远程诊疗与双向转诊机制,患者可突破机构壁垒获得连续性服务;通过医院-社区-家庭协同管理模式,实现从急性期干预到稳定期康复的全流程管理,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精神卫生服务。在市卫健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指导与支持下,同济医院将履行“引领者”与“服务者”双重职责,和其他成员单位一起努力成为推动上海精神专科能力提升的“加速器”和守护市民精神健康的坚实“护城河”,为上海打造“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精神专科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是国内最早在综合医院开设的精神医学科,也是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唯一具有独立病房,具有完整医、教、研体系的精神医学专科。从上海市心身医学重要薄弱学科、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扶持学科逐渐发展为上海市精神病学临床重点专科、精神医学“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也是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唯一的国家级心身医学高级整合诊疗中心。学科自1997年起相继成为同济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也是精神病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国家级精神药物临床研究基地。
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自建院起临床服务量一直位居上海市综合医院首位,目前年门诊量超过13万人次,科室开放床位近6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数约1200人次。科室拥有电抽搐治疗仪、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经颅直流电刺激、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便携性多导睡眠监测仪等完备的临床用医疗设备;常规开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脑反射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音乐治疗、睡眠监测、沙盘治疗、心理治疗、森田治疗、团体艺术治疗等物理、心理、行为治疗。
近五年主持含科技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 累计经费逾5000万元。在nature reviews neurology、alzheimer’s & dementia、molecular psychiatry、annals of surgery、advanced science、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anesthes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牵头制定《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第1、2版)》《加速康复外科的操作规范(心理评估和干预部分)》《中国易性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并主要参与制定了《中国抑郁症防治指南》《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国adhd防治指南》等多部指南;主编《心身医学基本技能》《躯体形式障碍》等多本教材,广泛应用于全国精神科医师的临床实践中。
图文|宣传处、精神医学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
上观号作者: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