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大力量助推阳朔生态与发展双赢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从鱼翔浅底到游人如织

人大力量助推阳朔生态与发展双赢

遇龙河清波里,千百尾游鱼结伴穿梭,与两岸奇峰、竹筏相映成趣,这一幕鲜活的画面印证着阳朔生态在持续守护中愈发焕发生机。近年来,阳朔县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践行“两个保护”上持续发力,以人大力量筑牢生态保护根基,推动“生态美”与“发展兴”同频共振,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依法护航,织密生态保护法治网。作出《关于禁渔禁猎的决定》,明确全域范围内禁止非法捕捞、狩猎行为,将生态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对破坏生态行为形成了强力震慑。同时,审议通过《关于禁止种植速生桉的决议》,推动全县范围内禁止种植速生桉,从源头守护漓江水质安全。这些制度的出台,为阳朔保护漓江生态提供了刚性约束。此外,全力推动《桂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文明行为的决定》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在生态文明引导常态化上树立标杆。

监督赋能,构建生态治理新格局。建设了漓江保护人大代表联络站精准汇聚漓江保护的民智民力,依托“阳朔智慧人大”系统一键实现实时反映漓江生态问题,并在漓江沿岸设立“人大代表生态环境监督员”岗位。凝聚人大、法院和检察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叠加效应,推动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在漓江保护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了县人民检察院漓江保护人大代表联络站办公室,开展了“公益诉讼护美好生活”“检察呵护桂林山水”等专项监督行动;县人民法院挂牌成立“桂林市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并在漓江兴坪厄根底码头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了一起涉嫌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形成了审判、检察、行政三元配合的立体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服务联动机制。

同时,连续4年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常态化高质量开展“4·25漓江保护日”活动,通过“大手拉小手”、发出禁渔禁猎倡议等形式凝聚全民共识,让保护漓江生态成为全民参与、动态优化的生动实践,为构建生态治理新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成效彰显,生态红利释放新动能。阳朔县人大常委会推动的生态保护举措成效显著。近日,一段遇龙河遇龙湾河段游鱼成群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画面中数千尾野生鱼群穿梭嬉戏,与竹筏、喀斯特峰林构成鲜活生态图景。该视频直观展现了禁渔禁猎政策实施后漓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显著恢复。如今,这份生态馈赠正转化为强劲发展动能,带动了阳朔旅游业态全面升级,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从鱼翔浅底到游人如织,阳朔用一汪碧水和两岸的青山串起了生态与发展的双赢链,让“绿水青山”真正淌出“金山银山”。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阳朔接待国内外游客106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3.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6.34万人次,同比增长75.7%;旅游总消费预计154.48亿元,同比增长13.2%。

创新机制,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促成漓江、遇龙河景区每年提取10%经营收入作为生态补偿基金,惠及沿岸群众近7万人。同时,支持“通航+”模式在遇龙河落地,入选全国交通与旅游融合示范案例。以生态为底色的“金龙巡游”、“千里江山图”等文旅IP持续出圈,带动周边商户营收显著增长,村集体经济年年增收。

从“依法护绿”到“监督守绿”,从“生态美”到“百姓富”,阳朔县人大常委会始终以法治为笔、以监督为墨,在山水间书写着“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共生共荣”的县域治理新范式。未来,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助推深化“生态+法治+文旅”融合路径,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贡献更多人大智慧与力量。(赖黎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3730文章数 559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