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农村长大的人,大多都有“割猪草”的记忆。那时的孩子,挎着竹篮、提着镰刀,在田边路畔割满一筐青绿的草——其中常有一种带着苦味的植物,叫苦荬菜
- 谁能想到,这昔日喂猪的草,如今成了餐桌上的“春天时蔬”,每斤能卖到 6~8元,还被称为“苦中带甜的野菜王”。
![]()
一、从“喂猪草”到“养生菜”的逆袭
苦荬菜,学名Lactuca indica(苦荬菜属菊科植物)。它的叶子初生时细长如草,到六七月间便分裂成羽状叶,远远望去就像小型的莴苣,因此又叫“多头莴苣”。
它生命力极强——从山坡、田边、林缘到路旁,凡是有点湿气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南方地区甚至在冬天就能发芽生长。
“只要气温过5度,它就开始冒尖。”
农村老人常说,苦荬菜是最早“打头阵”的春菜。
二、历史悠久的“救荒草”
苦荬菜虽普通,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救荒本草》记载:
“叶味苦。救饥采苗,叶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
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古人早在几百年前就懂得如何食用苦荬菜——先焯水去苦,再凉拌或清炒。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它不仅是“救命草”,也是农村孩子餐桌上少见的“青菜香”。
三、小时候喂猪,如今上餐桌
在上世纪的农村,苦荬菜被广泛用作家畜饲料。笔者记得小时候,母亲常提着竹篮割草,总会嘱咐:“多割点苦荬菜,猪最爱吃!”
这些“喂猪草”营养其实不低,富含膳食纤维、钾、镁、维生素C等,能帮助家畜长得快、毛色亮。
如今,随着“野菜热”的兴起,人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焯水、凉拌、清炒、煮汤,去掉一点苦味后,反而苦中带甜、清香爽口。
四、苦荬菜的养生价值与食法
传统医学认为,苦荬菜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等功效。过去民间常用来煮水外洗或入汤调理。
而今,更多人把它当作“苦味养生菜”。适量食用,有助于清理油腻、促进消化。
推荐三种吃法:
1️⃣ 凉拌苦荬菜:焯水去苦,加蒜末、香油、酱醋拌匀。
2️⃣ 苦荬菜炒蛋:苦香与蛋香相融,是最受欢迎的家常做法。
3️⃣ 苦荬菜猪肝汤:略带甘苦,能解腻提鲜。
小贴士
- 焯水时加少许盐与油,可锁色去涩。
- 口感以春季嫩苗最佳,老叶略苦涩。
五、野菜虽好,采摘需谨慎
如今,初春一到,许多农民都会挖苦荬菜到集市售卖,一斤能卖6~8元,成了春天里的一份“小收入”。
不过提醒大家
野外采摘要谨慎,避免与有毒植物混淆。
最好由有经验的老人带领识别;
路边及排水沟附近的植株不宜采食。
六、结语:从“被嫌弃”到“被珍惜”
曾经,苦荬菜是喂猪的草、救命的菜;如今,它成了餐桌上的健康野味。
它的苦味里,藏着生活的记忆与月的滋味。
“苦荬菜不怕寒,春风一吹绿满田。”这正是它朴实、坚韧又温暖的象征。
下次在田野间看到它,不妨摘些尝一尝那一抹“春天的苦香”。
参考文献
- 《救荒本草》,明·朱橚
- 《中国植物志·菊科卷》,科学出版社
- 《中国药典(2020版)》
- 《常用野菜图鉴》,农业出版社,2022年版
———⚖️———
⚖️ 特别声明
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构成医疗建议。如需食用或药用,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互动区
你吃过苦荬菜吗?
你喜欢它的“苦中带甜”味道吗?
点个赞,让更多人认识这种“从喂猪草变成宝”的野菜!
转发分享,唤醒大家的春日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