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峰期,我们抽调了公司20人来产线帮忙,合作的快递公司也加派了人手来进行装车工作。”10月中旬的康巴赫工厂忙碌异常,多条智能流水线不停运转,工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眼下这场11.11年终大促努力着。
仓库中高达十余米的货架上垒满了一排排打包好的产品,康巴赫创始人周和平表示,其中大部分是一款和京东独家共建的纯钛蜂窝炒锅,“这是一款很厉害的产品”。
尝试用新材料、新技术去造一口锅,并把这款产品的价格降到行业同质产品中的“地板价”——该产品在京东一经推出便创下了钛锅类目的销售记录,首发4小时销售破百万元,28小时售出了超3800口锅,登顶了当日的京东厨具品类销量榜。
![]()
“在锅具行业,一款高客单价的炒锅,一天仅能卖出几十口。”这款锅具的打爆也让京东厨具采销团队感到惊喜。在看似饱和的市场中,依然存在着大量通过精准创新实现突破的机会。对此,独家共建模式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适应性。
“独家共建是用户、平台和品牌三方的深度协同。”在京东锅具采销美霞看来,这一合作模式的本质是以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与供应链模式的高效创新为基石,构建的可持续商业生态。
数据印证了这一模式的生命力。截至今年10月,京东的独家共建模式已经推出一年有余,2024年,京东与超100个家电家居品牌共同孵化的爆款单品,创造了超300亿元的GMV。
在京东与更多家电家居品牌持续共建的爆款池中,这场以用户为中心、以效率为驱动的变革,正重塑着行业生态。
未被满足的需求
近年来,价格战、产品同质化、渠道碎片化已成为了家电家居领域的常态。品牌在追求增长的过程中,往往陷入“卖得多、赚得少”的怪圈,尤其在传统品类中,消费者的核心需求长期未被真正满足,商家却在低效竞争中疲于奔命。
但市场的机遇,往往隐藏在被忽略的细节里。
京东锅具采销团队注意到,伴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高端锅具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但高端材料加工技术的高门槛和产品的高价定位,仍使得“更健康”这一诉求的实现颇具挑战。
同样,在卫浴行业,800元以下的普通马桶市场也长期处于“高需求、低满足”的尴尬境地。消费者对“冲得干净”“不易挂污”等基础功能的需求极为强烈,但市场上同质化产品泛滥,白牌和小品牌充斥渠道,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这个价位段的产品长期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商家陷入低水平价格竞争,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恒洁卫浴京东渠道负责人李寅坦言。
当下,消费者对家电家居的需求已由“换新”迈入“换优”,同等预算下,消费者倾向选择品质更高、匹配度更优的产品。用户对品质的需求与市场供给的低效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京东与品牌合作破局的起点。
这种“未被满足的需求”背后,是品牌商在传统渠道模式下的经营困境:多SKU、高库存、低效生产、分销成本高企。这些需求并非难以实现,而是没人敢押注——谁也不敢为一款不确定能否卖爆的产品,去改造生产线、压上几十万台的订单。
直到京东抛出了独家共建模式。
2024年618前夕,京东联合多家家电家居头部品牌,以独家共建模式打造极致性价比爆品。在这一合作模式里,京东向品牌商承诺大规模订单,甚至买断特定产品的全部产量,使品牌商能够专注于产品研发与生产。
有了这样的保障,康巴赫和恒洁这样的品牌商家才第一次敢于“把需求做成爆款”。
“越级”配置的质价比
同样在浙江杭州的黑白调办公大楼内,也是一番为“爆品攻坚”的11.11大促图景。
在黑白调的人体工学椅实验室,精密的机械臂正在有条不紊地调试着椅背、腰托与扶手,一切都在为11.11大促的订单洪流做着周密的准备。
![]()
黑白调相关负责人白洛北介绍到 ,黑白调与京东的合作始于2011年,是行业内最早入驻京东的品牌之一。直至2025年,黑白调仍在京东开设新店,持续完善渠道布局。
长期的战略合作,不仅基于渠道的拓展,更在于产品研发的深度共创。今年在京东11.11主推的P3人体工学椅,正是双方基于用户数据洞察,共同定义、设计并优化的成果。
“我们首先锚定了一个价位段的产品,”白洛北说,“通过我们跟京东互相让利,把利益让给消费者,实现质价比的最大化。”
据了解,这款售价到千元的P3人体工学椅在功能上实现了“越级”配置:15°自适应悬浮腰托、三档动态撑腰、千元级360°宽幅扶手等,都是千元价位产品才具备的功能。
为何京东和品牌能将产品打造出如此高的质价比?
“一个极具质价比的价格,需要打破品牌全渠道的利润模式和结构,这是我们和品牌要一起去面对的问题。”京东卫浴采销航哥表示,对于品牌而言,降低产品售价意味着对生产计划、成本控制、销售预期的全面优化。
李寅表示,通过集约化生产和稳定的排产计划,恒洁砍掉了其余多个SKU,新增了十条生产线,并采用了全球领先的高压灌浆技术,集中生产和京东共创的普通马桶S3这一款产品。
他算了一笔账:这样调整后,生产线切换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提升20%。同时,京东的集约入仓模式降低了20%的物流成本。这样的效率提升直接转化为成本优势,使恒洁在维持利润的同时,能够以更高性价比触达消费者。
如此一来,供应链的降本增效使用户能够以较低的门槛获得优质卫浴体验,高复购与口碑沉淀又为平台带来稳定流量与信任资产,形成正向反馈。
虽然相较传统销售渠道,单品单价降低导致利润有所下降,但京东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效率,用‘规模化’帮品牌找到了更为确定的盈利空间。
“我们会通过真实的销售给予合作伙伴充分的信心,”以和海尔麦浪舒适风空调的共建合作为例,京东资深空调采销林哥表示,从营销全链路投入,到大单集采的货源确定性保障,依托京东自营模式的强劲卖货能力,不仅让品牌方吃下“定心丸”,使其能安心投入产品研发与市场布局;更能为消费者筑牢货源保障防线,大幅降低产业链运营成本,让利消费者,最终实现消费者、厂商和京东的三方互利共赢。
“爆款时代”的新蓝海
“京东一次性下很大的订单给我们,双方将利益基本都让出来了。”周和平说。这种“极致质价比”的打法,也契合了他对当前消费趋势的判断。
“中国已经进入到爆款时代。”周和平表示,精选SKU、聚焦爆款已成为效率与信任兼备的新模式。“如何把产品在性价比和性能都做到极致,价格做到极致,这是我们发布这一款产品的原因。”
无独有偶,李寅坦言,恒洁作为传统卫浴企业,过去习惯于通过多SKU覆盖不同消费者,但结果却是供应端复杂、企业效率降低。
“尽管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设置了差异化的产品线,满足个性化需求,但实际反馈显示,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要购买什么。”李寅表示。
和京东进行独家共建合作后,恒洁精简了SKU,品牌从之前的“机海战术”转向打造明星单品的策略,“我们发现,消费者并没有因为SKU变少而流失,反而因为产品功能全面、性价比突出,更坚定地选择我们。”
李寅表示,这种思路已延伸至智能马桶、花洒等多个品类,恒洁计划在未来通过“明星单品+定制化套餐”组合,进一步抢占换新市场。
在渠道协同方面,京东的独家共建模式也推动品牌重新平衡线上线下资源。线下渠道重在体验与定制,而线上则聚焦标准品与性价比,二者并不冲突,而是各取所需。
基于线上爆品建立的初始信任,让品牌的增长具备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李寅认为,通过电商触达的消费者未来可能转化为线下的种子用户,“当他们有升级或定制需求时,也会去线下卖场体验,反向为线下赋能。”航哥也补充,独家共建模式的价值不仅在于当下销售,更在于未来潜力,“我们通过普通马桶销售触达的用户,未来可能成为智能马桶的潜在升级用户。”
如今,海尔、康巴赫、苏泊尔、飞利浦、黑白调、方太、卡萨帝和松下等一众家电家居知名品牌都与京东开展了独家共建的合作,京东的爆品池正在持续扩容。这一场场合作当中,京东也不再只是一个销售渠道,而成为与品牌共同的价值共创者,在解决品牌商家的增长困境同时,也为京东自身创造了持续的增长动力。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正在进行时的11.11还是日后漫长的电商竞逐战中,独家共建模式都会成为京东和品牌手中的一张王牌,让双方合力在存量竞争中寻找到新蓝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