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各位都看过三国演义,对于里面残酷的厮杀场景都有一些画面感。
几乎每一场战斗过后,都会有数不清的伤亡。
几千年过去了,在华夏大地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战役,这些尸骨都去了哪里?为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多见?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在古代的诸多战役里,想必这才是那些尸骨的正常状态。
茫茫尸山血海,除了拾荒者,唯有野兽横行、瘟疫肆虐。漫天无尽的苍蝇,覆盖着这些战士,驱不走赶不飞。
![]()
尸横遍野
尸体变成尸骨,尸骨变成白骨,风吹日晒雨淋,这些皑皑白骨化作粉尘,消失在旷野。
偶有幸免,也是形单影只。没有人可以从这几根骨头上,看出这里发生过战役。
这种情况在古代时有发生,以至于在许多古诗里大量出现。比如唐代诗人李华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黯兮惨悴,风悲日昏。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寥寥数语,战场之悲鸣尽在眼底。死去的战士,则变成天阴之鬼声,回荡在古战场。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是何等的残酷?放眼千里之外,目光所及,尽皆白骨。
王侯将相看不见冠冕、士农工商闻不到气息。满心震撼之下,唯有一死字充实心间。
我们生在和平年代,根本无法想象这种摄人的场景。
不过,我们倒是可以感受一下卢旺达屠杀时,图西族灾民的绝望。
![]()
图西族
我们试想一下,没十秒钟,就会有个图西族人被折磨死去。
生者只顾着逃亡,对族人的死,除了从心底祈祷他来生降于乐土,便是对自己命运的担忧了。
每一条睁开眼睛尽是绝望,族人的哀嚎与敌人的怒火夹杂在耳畔,生不如死。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种绝望,会持续100天。
在这漫长的100天里,图西族人的尸首就这么暴露在旷野,任人鄙夷。
裹来马革心原壮,熏作檀香骨未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