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红五军团长董振堂,是红军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1937年西征时不幸被马家军杀害,非常可惜。董振堂担任军团长时,他的政委搭档是李卓然。李卓然的党内和军内资历,其实要比董振堂更深,但红军时他做过一件事,导致后来的职务大幅下降,个人也留下了遗憾。
![]()
李卓然1922年就入党了,属于元老级人物。红五军团的主体是宁都起义的国民党军,为了加强队伍建设,组织把老资格的李卓然派过去,出任军团政委。显然这时候的李卓然,是红军的骨干人物之一,按照建国后评衔的标准,他具备开国大将级别的早期资历。
![]()
1935年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首次会师,董振堂和李卓然统领的红五军团,改称红五军,编入了以四方面军为主的红军左路军。后面的情况很多读者都清楚,四方面军领导人擅自决定南下四川,一部分老中央红军的官兵便被裹挟着,不得不南下。
但南下队伍思想冲突严重,无法确保作战顺利,于是张某人组织了卓木碉会议,并别有用心地安排几个原中央红军的干部带头发言。发言人员中,只有董振堂真正顶住了压力,坚决反对红军分裂,要求北上找毛主席领导的部队。
![]()
其他人则不像董振堂这样明辨是非、有骨气。由于此前中央果断决定北上,导致左路军里一些干部,一时间不能理解,以为组织把他们留在四方面军里不管了,产生了怨气。李卓然就有这种倾向,卓木碉会议时他的发言很消极,令不少同志感到吃惊,反倒是张某人十分满意,这有利于达成他的目的。会后,李卓然得到了“重用”,职务获得提升,最高时甚至出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南下的红军部队,与四川军阀刘湘部展开激战,起初进展很快,但百丈关战役遭受重创,加上补给匮乏减员严重。迫于形势和内部压力,最终于1936年放弃进占四川的计划,在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一同北上。
此后李卓然又参加了西征,在西路军仍担任政治部主任。西路军作战受挫,老搭档董振堂同志在高台之战不幸阵亡,李卓然等几百人,最终艰难到达新疆星星峡。回到延安之后,李卓然因为在左路军时的历史问题,主动做出了深刻检讨,职务和地位也大幅下降,1938年仅担任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长,与个人巅峰时不可同日而语。
![]()
无论抗战还是解放战争,李卓然再未参与领导一线主力部队。建国后,考虑到他的早期资历和贡献,李卓然的职级有所提升,最高时担任中宣部副部长。李卓然于198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他一直很后悔在红军左路军时的那段经历,难以释怀。
话说回来,像董振堂这样的红军高级将领,真是太难得了。当年四方面军有8万兵力,中央红军部队还剩1万多人,他却依然信念坚定,还能在会场上不计后果地表明立场,董振堂无愧是坚持革命坚持真理的斗士,真令人敬佩。毛主席悼念董振堂烈士时,深情作出了“路遥知马力”这样的极高评价。
![]()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