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舞长空而留痕
读长篇报告文学《雪落长河静无声》
文/陆健
读罢康锦达的长篇报告文学《雪落长河静无声》,掩卷临窗,遥望繁星,我在想,倘若没有那点点的星光,这个夜空该是个什么样子。这无数颗星星或大或小,或明或暗,但它们都尽自己的所能,照亮一隅。有了它们的存在,夜空不再寂寥,黑暗不再压抑,长夜不再乏味。它们把光明献给了这个星球,把冷寂留给自己。古人讲天人合一,人为什么活着?如果那一颗颗星星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那么于海洋又何尝不是其中的一颗星呢。“雪落长河静无声”,那片雪花早已在无垠的空中留下了痕迹。
于海洋无私,敢于“冒犯”权威。明明市长已经做出的决定,明明知道冒犯权威的后果,但于他却当面陈述了反对意见。市长不悦,大为光火,于海洋仍直陈利弊。
于海洋无私,管委会主任拿着市长的批条安排人任主任助理,市委组织部恰好也下发了文件,确定了人选。于海洋从组织原则出发,担着得罪市长和管委会一把手的风险,公开说不。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里的“私”不是自己欲望的满足,而是符合了天地大道的公,乃贯穿天地之浩然正气,是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于海洋接管富通公司后一个初冬的夜晚来到物业管理办公室,听说小区交付多年,暖气和燃气都没通上。来到一对老夫妻家中,两位老人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于海洋伸手摸摸老人身下的褥子,问,“怎么没用电褥子?”老人说电褥子坏了。于海洋回头对值班人说,你现在就给物业经理打电话,让他们马上送一台电暖气,一条电褥子。第二天于海洋召开公司班子会议,斩钉截铁地要求,确保在春节前让300户业主通上电和燃气。
于海洋接手辽阳顺峰公司,每到月底开工资的日子,专门把秘书叫到办公室,嘱咐秘书给那些在外地的困难职工的家属寄钱。一名受助女学生和她的母亲见到于海洋,孩子流着泪说:“叔啊,没有您,我上不了大学啊。”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吴静结识了于海洋,一天发现妈妈突然全身都变成了黄色。情急之下找到于海洋:“于总,我谁也不认识,您能帮帮我吗?”当天下午,于海洋把辽宁省武警总队医院的两位内科主任接到吴静家里会诊,救了老人一命。
本溪农村一名三岁孩子病危,在沈阳无法医治,家属通过朋友找到于海洋,于海洋立即与北京天坛医院取得联系。沈阳方面派出救护车,配备了在列车上全程护理的专业护士,铁路方面破例让救护车开进站台。
人为什么活着?回味书中的每个生动的故事,我想,是应该像于海洋那样对仁、义、礼、智、信的坚守,是担当,气节,血性、悲悯。茫茫宇宙,人的认知有限,“但个人的存在和情怀、行为,大自然是有感知的,宇宙是有记录的,这世界是有一双眼睛始终注视着你。”由此,像于海洋那样做个好人,便是人生真正意义所在。
![]()
陆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近年来出版各种文学类著作30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