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精简写作》
蟇田吉昭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写作要牢记 “短时间集中”
近年来关于脑科学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通过研究大脑外部活动,我们可以了解大脑各部分工作的时间,从而掌握人类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尽管对什么是“集中”尚存在不同解释,但最长不超过15分钟吧。
这样看来,NHK“早间连续剧”多年来持续受到观众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每天固定15分钟,保持剧情连贯,巧妙使用旁白。观众即使在忙碌的清晨,不用盯着屏幕也能追剧。
人们每天都疲于奔波,很难抽出一两个小时的整块时间。所以要想做成一件事,只能利用“碎片时间”。
![]()
我通常将写作时间定为“15分钟”。在这段时间不上网,专注写作。坚持下来,产出的文章数量可观。我使用了一款名为TIMETIMER的应用程序。这是包括美国小学在内都在使用的一款倒计时计时器。设定15分钟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红色圆圈,从开始计时起,圆圈会逐渐消失。
刚开始使用时,我觉得“15分钟简直太短了!”。但用着用着,我脑海中开始出现 “所以呢?”“能不能写得再简单点?”“啊,这部分太啰唆了!”之类的声音。被时间催促着写作,我逐渐养成像拳击手一样的紧迫感。
现在,无论是工作间隙、睡前还是会议之间,只要一有空,我就会集中15分钟。
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利用时间,还能培养中途暂停工作的能力。我们常常倾向于将工作“做到某个合适节点再停下来”。比如,“今天之内完成” “这周内提交”等等,希望能尽快完成以求安心。
然而,这种做法只能让我们完成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做完的工作。优先考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往往导致草率应付。
![]()
如果在繁忙的日子里同时处理多个工作,就需要有“中途停下”的勇气。集中15分钟,然后关上电脑,等待下个间隙。虽然做到一个合适节点再停下来会很安心,但这种安心感反而会让你失去“策划更好方案”的动力。
在完成公司工作的同时,撰写稿件或制作讲义确实有难度。对我来说,智能手机的出现使我在坐电车或躺在床上时都能写作,因此才能坚持下来。
实际上 ,《小说家的致富经》 这本书也是利用早晨通勤和工作移动间隙 、 饭后15分钟写到现在的 。 正是得益于 “ 中途暂停 ”, 我得以拓展思路、删除枯燥的内容。
比起一次性写完,习惯了这种方法后,你会发现这样更轻松,写作量也有所提升。
![]()
许多书提到“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我看来,这不是很正常吗?我更认为应该用 “碎片化时间”处理主要工作。
你每天有多少次15分钟集中精力的时间 ? 能有意识地创造多少次 “ 早间连续剧 ” ? 只要用心 , 时间总是有的 。 人们发呆的时间往往比自己认为的要长 。
当注意力不集中时,大脑就会呈现“猴子状态”,注意力四散。杂念涌现时,不要勉强自己,可以中途停下,等待下个“早间连续剧时间”。
那个时刻到来时,请再次尝试集中精力15分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