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市场还在为AI狂欢时,一个更具颠覆性的赛道正在悄然爆发。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突然加速,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已不再是纸上谈兵。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将成为历史,机器人、无人机、低空经济将迎来真正的"能量自由"。
并且就在近期,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宣布攻克固态电池核心难题,能量密度实现从500Wh/kg到900Wh/kg的跨越。
业内预计,2025年底将实现小批量试装车,2026至2027年有望进入规模化装车测试周期。
可以说,五年百倍的市场空间,只是这场赛事的开始。
更关键的是,我国企业这次站在了全球专利布局的制高点,从材料到工艺,我们已经掌握话语权。
![]()
下面为精选出来了最核心的5家企业,供大家参考研究!
璞泰来
已积极就固态电池前段、中段工艺设备解决方案进行研发投入,截至目前已形成多业务线条的技术布局。
贝特瑞:
全球负极出货7连冠,适配固态电池的硅碳负极比容量达1500mAh/g,量产成本较同行低20%,且完成固态电解质中试验证。
赣锋锂业:
全球唯一覆盖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全路线,5μm超薄电解质膜降阻40%,重庆5GWh混合固液电池已投产。
最后一家:
国内唯一量产Ni≥95%超高镍单晶正极,与卫蓝联合开发的复合体系循环寿命超2500次。
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批量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国内外主流固态电池客户。
新能源车概念:是国内少数能量产高镍三元并大规模出口海外的正极厂。
小金属概念:( 讼衷皓:小胡论)开发了包含多种小金属的六大正极材料产品系列,产品大批量供应全球锂电巨头及新能源车企。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