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10月18日,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在活动上表示,中国创新药发展近10年实现质的飞跃。以2014年为节点,如今中国创新药在全球研发管线中的占比已从5%增长至30%,未来有望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我国创新药license out案例达94个,涉及金额约519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License-out)超600亿美金。
其表示,作为根植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性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在制药领域研发投入近50亿人民币,占制药板块收入近17%。
复星医药采用全球开放式研发体系,涵盖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基金孵化、产业投资等模式,布局产品创新研发全生命周期,聚焦肿瘤、免疫炎症、CVRM、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治疗领域,在抗体、RNA等技术平台有良好布局。
2019年至今,复星医药已有12款产品上市,2025年上半年便有4款创新药获批,未来创新产品管线将持续迭代。
其补充道,在全球创新本土化方面,复星医药积极转型:如在达芬奇机器人合作中,从中国唯一代理商转变为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具备全球研发能力且制造环节成为全球供应链节点。复星医药代表性产品磁波刀,无需开刀、植入与全身麻醉,对帕金森治疗效果显著。
同时,陈玉卿也指出中国创新药在源头端仍需发力。全球700多个药物靶点的发现中,中国3000多家研发机构贡献的靶点占比仍为个位数。对此,复星医药从两方面布局。一是通过VC基金端投入,5年前以15亿基金孵化10个研发平台,目前已有36个品种进入临床,其中一个基因治疗眼神经基因型疾病的平台,其临床前资产被英国公司以4亿美金买断。
二是推动自身研发机构与高等院校、研究所对接,促进产业化与资本合作,激发源头创新活力,并聚集国内外领域专家,为研发判断、靶点发现等提供支持,致力于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实现全周期布局与全球化人才集聚。
“稳拓全球”方面,复星医药青蒿系列产品(屠呦呦科研成果转化,中国创新药001号)在非洲耕耘近20年,累计输入8.2亿支注射剂,挽救8400万疟疾患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
在全球主流市场,复星医药PD1产品在美国的三期临床桥接试验已入组,预计2027年实现商业化,多款产品在欧盟获得商业化资格,日本市场临床稳步推进;在中东、印度、南美洲等新兴市场也有良好布局,并在非洲建设制造基地,逐步完善全球研发、临床、注册、商业化能力。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海外收入达55亿,占总营收的28%。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