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畈乡乌云村
婺城区沙畈乡乌云村村庄规划批后公布
![]()
![]()
![]()
一、规划范围及期限
1.规划范围:分为村域规划范围和居民点规划范围两个层面。 村域规划范围是指乌云村行政管辖范围:用地组成主要为居住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园地、水域、农村道路等,村域规划面积约 976.70 公顷。
居民点规划范围是指乌云村居民点及周围需控制的区域:规划面积约8.09公顷。
2.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 2022 年,规划期限为 2023- 2035 年。村庄规划到期后,若无重大变故,规划可继续实施。
二、规划原则
1. 全域统筹,按需开展
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按需开展全域全要素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合理确定村庄规划编制的重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各类用地布局,保障乡村发展需要。
2. 底线管控,节约集约
加强对耕地、生态、历史文化等各类资源的保护,整体推进村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管控新增建设用地,盘活村庄空闲地、低效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 详略得当,刚弹结合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应抓住主要问题,聚焦重点,内容深度详略得当。应明确落实上位规划刚性管控要求,精准落位各项规模指标和设施布局,保障乡村各类建设项目落地。
4.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聚焦特色发展定位,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注重特色产业培育,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避免“千村一面”。
5. 以人文本,实用易用
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规划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把为村民服务,让村民参与、使村民满意、让村庄宜居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成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方便村民认识、接受、实施和监督。
三、发展目标及定位
规划立足乌云村优越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聚焦于强化自然景观保护、拓展生态产业深度两大路径。依托村庄良好的区位与环境基础,将乌云村建设成为: “生态静美·宜居乌云” 的整治提升类宜居乡村,实现生态产业兴旺、人居环境优美的美好图景。
四、规划主要内容
1.人口规模:规划村庄总人口925人。
2.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976.70公顷,村庄规划红线面积8.09公顷。
3.整体空间结构:规划在现状基础上,对村庄用地整合、优化后,形成“一心、一轴、两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一心:以乌云村居民区为主组成的综合服务核心。
一轴:沿白门线形成的乡村振兴村庄发展轴。
两片区:农旅休闲发展区和竹笋及林下经济种植产业区。
五、村庄用地布局
村庄总用地432.0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3.40公顷,包含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等;非建设用地面积963.29公顷,包含耕地、园地、林地、草地、陆地水域等。
![]()
六、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对外交通主要为县道白门线,红线宽度11米,规划沿道路红线向两侧各退让11米作为控制范围。
2.村庄道路
村庄道路可分为村庄主路、村庄次路和内部支路。其中:
村庄主路:村庄主要道路,路幅宽度5-7米,承担区块内部的交通功能,同时也是连接外部道路的主要通道。
村庄次路:规划宽度为4-6米,承担区块内交通集散和生活服务功能,是连接内部居住组团和公共设施的重要通道。
村庄内部支路:规划宽度为1-3米,为各区块内部生活性道路。
七、主要配套设施
规划保留提升村内原乌云村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乌云村文化礼堂、登坛庙、配电房5处公建;新增乌云村办公楼1处。
沙畈乡停久村
婺城区沙畈乡停久村村庄规划批后公布
![]()
![]()
![]()
一、规划范围及期限
1.规划范围:分为村域规划范围和居民点规划范围两个层面。 村域规划范围是指停久村行政管辖范围:用地组成主要为居住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工设施用地、林地、耕地、园地、水域、农村道路等,村域规划面积约1542.30公顷。
居民点规划范围是指停久村居民点及周围需控制的区域:规划面积约8.73公顷。
2.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 2022 年,规划期限为 2023- 2035 年。村庄规划到期后,若无重大变故,规划可继续实施。
二、规划原则
1. 全域统筹,按需开展
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按需开展全域全要素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合理确定村庄规划编制的重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各类用地布局,保障乡村发展需要。
2. 底线管控,节约集约
加强对耕地、生态、历史文化等各类资源的保护,整体推进村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管控新增建设用地,盘活村庄空闲地、低效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 详略得当,刚弹结合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应抓住主要问题,聚焦重点,内容深度详略得当。应明确落实上位规划刚性管控要求,精准落位各项规模指标和设施布局,保障乡村各类建设项目落地。
4.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聚焦特色发展定位,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注重特色产业培育,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避免“千村一面”。
5. 以人文本,实用易用
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规划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把为村民服务,让村民参与、使村民满意、让村庄宜居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成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方便村民认识、接受、实施和监督。
三、发展目标及定位
规划立足停久村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生态产业底蕴,聚焦于强化并扩大对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力度和生态产业发展深度。依托村庄良好的区位与环境基础,将停久村建设成为: “仙缘之地 · 宜居停久” 的整治提升类宜居乡村。
四、规划主要内容
1.人口规模:规划村庄总人口987人。
2.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1542.30公顷,村庄规划红线面积8.73公顷。
3.整体空间结构:规划在现状基础上,对村庄用地整合、优化后,形成“一心、一轴、三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一心:以停久村居民区为主组成的综合服务核心。
一轴:沿主要道路白门线形成的乡村振兴村庄发展轴。
三片区:以停久村居民点和农田组成的田园生活区、以竹笋、粽叶和茶叶等产业发展及林下经济的种植产业区,以沙畈水库为主的水源涵养区。
五、村庄用地布局
村庄总用地1542.30公顷,其中建设用地总面积22.37公顷,包含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等;非建设用地1519.93公顷,包含耕地、园地、林地、草地、陆地水域等。
![]()
六、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对外交通主要为县道白门线和张六线,红线宽度分别为7米和6米,规划沿道路红线向两侧各退让11米作为控制范围。
2.村庄道路
村庄道路可分为村庄主路、村庄次路和内部支路。其中:
村庄主路:村庄主要道路,路幅宽度5-7米,承担区块内部的交通功能,同时也是连接外部道路的主要通道。
村庄次路:规划宽度为4-6米,承担区块内交通集散和生活服务功能,是连接内部居住组团和公共设施的重要通道。
村庄内部支路:规划宽度为1-3米,为各区块内部生活性道路。
七、主要配套设施
规划保留村内原停久村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岭脚村党群服务中心、六苟村党群服务中心、祠堂、存徳堂、配电房7处公建;新增停久村农村社区服务设施1处。
沙畈乡梧桐村
婺城区沙畈乡梧桐村村庄规划批后公布
![]()
![]()
![]()
一、规划范围及期限
1.规划范围:分为村域规划范围和居民点规划范围两个层面。 村域规划范围是指梧桐村行政管辖范围:用地组成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林地、园地、水域、农村道路等,村域规划面积约 596.90 公顷。
居民点规划范围是指梧桐村居民点及周围需控制的区域:规划面积约2.75公顷。
2.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 2022 年,规划期限为 2023- 2035 年。村庄规划到期后,若无重大变故,规划可继续实施。
二、规划原则
1. 全域统筹,按需开展
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按需开展全域全要素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合理确定村庄规划编制的重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各类用地布局,保障乡村发展需要。
2. 底线管控,节约集约
加强对耕地、生态、历史文化等各类资源的保护,整体推进村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管控新增建设用地,盘活村庄空闲地、低效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 详略得当,刚弹结合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应抓住主要问题,聚焦重点,内容深度详略得当。应明确落实上位规划刚性管控要求,精准落位各项规模指标和设施布局,保障乡村各类建设项目落地。
4.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聚焦特色发展定位,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注重特色产业培育,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避免“千村一面”。
5. 以人文本,实用易用
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规划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把为村民服务,让村民参与、使村民满意、让村庄宜居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成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方便村民认识、接受、实施和监督。
三、发展目标及定位
规划立足梧桐村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底蕴,聚焦于强化并扩大对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力度和生态产业发展深度。依托村庄良好的区位与环境基础,将梧桐村建设成为: “生态宜居 · 秀美梧桐” 的整治提升类宜居乡村。
四、规划主要内容
1.人口规模:规划村庄总人口450人。
2.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596.90公顷,村庄规划红线面积2.75公顷。
3.整体空间结构:规划在现状基础上,对村庄用地整合、优化后,形成“一心、一轴、两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一心:以梧桐村为主要组成的综合服务核心。
一轴:沿山石线形成的乡村振兴村庄发展轴。
两片区:以梧桐村居民点组成的居住生活区;以竹笋、粽叶和茶叶等产业发展及林下经济的生态产业区。
五、村庄用地布局
村庄总用地596.60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67公顷,包含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等;非建设用地面积590.23公顷,包含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陆地水域等。
![]()
六、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对外交通主要为县道山石线,红线宽度6米,规划沿道路红线向两侧各退让11米作为控制范围。
2.村庄道路
村庄道路可分为村庄主路、村庄次路和内部支路。其中:
村庄主路:村庄主要道路,路幅宽度5-7米,承担区块内部的交通功能,同时也是连接外部道路的主要通道。
村庄次路:规划宽度为4-6米,承担区块内交通集散和生活服务功能,是连接内部居住组团和公共设施的重要通道。
村庄内部支路:规划宽度为1-3米,为各区块内部生活性道路。
七、主要配套设施
规划保留村内原梧桐村文化礼堂1处公建;扩建梧桐村党群服务中心1处、迁建配电箱1处;新建休闲广场、停车场各1处。
沙畈乡周村村
婺城区沙畈乡周村村村庄规划批后公布
![]()
![]()
![]()
一、规划范围及期限
1.规划范围:分为村域规划范围和居民点规划范围两个层面。 村域规划范围是指周村村行政管辖范围:用地组成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矿用地、林地、耕地、园地、水域、农村道路等,村域规划面积约 432.04 公顷。
居民点规划范围是指周村村居民点及周围需控制的区域:规划面积约15.53公顷。
2.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 2022 年,规划期限为 2023- 2035 年。详细规划到期后,若无重大变故,规划可继续实施。
二、规划原则
1. 全域统筹,按需开展
提高详细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按需开展全域全要素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合理确定详细规划编制的重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各类用地布局,保障乡村发展需要。
2. 底线管控,节约集约
加强对耕地、生态、历史文化等各类资源的保护,整体推进村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管控新增建设用地,盘活村庄空闲地、低效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 详略得当,刚弹结合
实用性规划编制应抓住主要问题,聚焦重点,内容深度详略得当。应明确落实上位规划刚性管控要求,精准落位各项规模指标和设施布局,保障乡村各类建设项目落地。
4.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聚焦特色发展定位,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注重特色产业培育,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避免“千村一面”。
5. 以人文本,实用易用
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规划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把为村民服务,让村民参与、使村民满意、让村庄宜居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成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方便村民认识、接受、实施和监督。
三、发展目标及定位
规划充分利用周村村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的自身优势,通过整治环境、景观提升、产业升级为周村村“塑形”;依托生态农业与虞氏宗祠、孝、武等文化旅游为其“铸魂”,将周村村建设成为:“南虞世家·秀美周村”的集聚建设类生态秀美村。
四、规划主要内容
1.人口规模:规划村庄总人口1453人。
2.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432.04公顷,村庄规划红线面积15.53公顷。
3.整体空间结构:规划在现状基础上,对村庄用地整合、优化后,形成“一心、一轴、三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一心:以周村村居民区为主组成的综合服务核心。
一轴:沿主要道路白门线形成的乡村振兴村庄发展轴。
三片区:北侧茶叶种植产业区、中部文旅休闲发展区、南侧竹笋及林下经济种植产业区。
五、村庄用地布局
村庄总用地432.0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0.10公顷,包含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工矿用地等;非建设用地面积411.95公顷,包含耕地、园地、林地、陆地水域等。
![]()
六、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对外交通主要为县道白门线,红线宽度11米,规划沿道路红线向两侧各退让11米作为控制范围。
2.村庄道路
村庄道路可分为村庄主路、村庄次路和内部支路。其中:
村庄主路:村庄主要道路,路幅宽度5-7米,承担区块内部的交通功能,同时也是连接外部道路的主要通道。
村庄次路:规划宽度为4-6米,承担区块内交通集散和生活服务功能,是连接内部居住组团和公共设施的重要通道。
村庄内部支路:规划宽度为1-3米,为各区块内部生活性道路。
七、主要配套设施
规划保留原沙畈乡中心小学、卫生院、乡政府、邮政网点、银行网点5处乡镇级公建;提升村内原周村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礼堂、休闲广场、配电房5处公建。
来源:婺城区政府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