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项工程,1座桥、1条列车,代表着西北铁路建设的点与线,在同一时段相继传来捷报!
10月17日,随着庞大的桥体在空中缓缓旋转到位,西十高铁西安东站及相关工程西南联络线跨陇海铁路连续梁顺利完成转体施工。
几乎同时,14日一列编号为DJ502次的重联复兴号动车组,以350公里时速疾驰驶入延安站,西延高铁逐级提速试验宣告圆满完成。
![]()
前日完成的转体施工的桥梁,是西十高铁西安东站及相关工程中的控制性与重难点工程。
不仅是全线唯一一座跨越铁路营业线的转体桥,更需横跨中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陇海铁路。
这条铁路自上世纪建成通车以来,贯穿我国东西,在这样一条仍保持高密度列车运行的线路上进行施工,无疑是场艰巨的挑战。
![]()
施工区域距陇海正线安全界限最近处仅5.3米,空间狭小、风险极高。
稍有差池,便可能影响线路运营安全。
为了确保精准与安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西安站改扩建工程指挥部指导项目团队,首次引入BIM技术结合Revit建模,构建了转体全过程的动态模拟系统。
在正式施工前,项目团队进行了多轮虚拟推演与现场试转,通过数据采集修正转体参数,实现了风险预判与可视化管控。
转体当天,智能监控系统全程记录桥体的实时位置、速度、角度等关键数据,与智能化牵引系统精准联动,使桥体转动误差被控制在毫米级。
短短60分钟内,桥体平稳精准到位。
与此同时,为保障施工安全,项目团队还设置了电子防侵入雷达屏障、来车预警系统和全封闭防护棚架,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确保了陇海铁路在施工期间的零干扰运行。
这项转体桥施工所在的西安东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不仅是西十高铁的重要节点,更是未来西安铁路东进战略的核心承载地,未来,当西安东站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旅客可在此实现无缝换乘。
可以说,这次转体施工的成功,不仅是一座桥的精准就位,更是整个西安东站枢纽体系顺利推进的关键节点。
![]()
桥梁在转动的同时,另一条高铁线上同样传来喜报!
10月14日,西延高铁重联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在延安顺利完成,最高试验时速达到350公里/小时。
这也是继综合检测列车跑出385公里试验时速(设计时速的110%)后,又一项关键性测试任务圆满收官。
![]()
此次试验由西安铁路局组织实施,历时三天,联合了中铁一院、西成客专陕西公司等2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
试验列车由两列CR400BF-Z型复兴号动车组重联组成,总长超过400米。
测试内容包括轨道平顺性、接触网供电稳定性、信号系统响应速度、通信质量等高铁运行核心指标。
![]()
试验从250公里/小时起步,逐级提速至350公里/小时,动车组司机王森带领团队,在列控系统与LKJ设备隔离状态下完成全程操作
西安动车段在幕后承担着列车检修任务,对受电弓、转向架、轮对等关键部件进行专项整修与监测。
随车机械师全程监控设备状态,技术骨干加密添乘检查,确保每一次加速都安全可控。
速度之外,更深层的安全保障来自于高铁的信号系统。
10月12日,西延高铁信号系统测试同步启动,为期约30天。这项被誉为“高铁神经中枢全面核验”的测试,重点检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轨道电路及接口协调等20余项关键功能。
这意味着,当列车在350公里的时速下飞驰,信号指令的反应时间依然可以精确到千分之一秒。
西延高铁,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它与正在建设的西渝高铁共同构成陕西南北纵贯的高速主通道。
线路建成后,西安至延安的运行时间将由2.5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这不仅让红色圣地更近,也让陕北老区的发展迎来新的加速度。
对于陕西而言,西十高铁与西延高铁,一东一北,分别向湖北、向陕北延伸,是完善全省米字形高铁网的关键。
前者打通秦巴山区的南向大通道,后者构筑关中至陕北、内蒙古的纵向干线,二者共同推动西安从区域枢纽迈向国家铁路中心城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