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影视内容和角色台词相差甚远。这种反差会让预期和现实产生强烈的割裂感,即便你想忽略,也根本做不到。
我猜你肯定也遇到过这种前后矛盾的情况,毕竟就算是那些早已成为经典的传世之作、全球知名之作,也难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观众没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也可能是导演故意打破套路制造反差,也可能是剧情设定本身有漏洞,甚至只是单纯的拍摄失误。但唯一不变的,是观众那种“被忽悠了”的感觉。
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盘点8个最符合这种“骗局”定义的影视瞬间。
最经典的例子,必须得提《星球大战》。在《新希望》(星球大战,1977)里,欧比旺对帝国风暴兵赞不绝口,尤其夸他们枪法精准,还笃定地说正是他们击中了贾瓦人的沙漠爬行者。
![]()
这位绝地大师的话听起来非常讽刺,毕竟在大众文化里,风暴兵早就成了“打不中目标”的代名词。哪怕欧比旺把他们吹上天,在这部电影及其续集里,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也只干一件事:瞎打。有时候甚至是故意打偏。
粉丝们试图用“原力保护主角”来解释风暴兵的“人体描边枪法”,但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
就看“恩多战役”吧。一支装备超先进的军队,居然被拿着长矛、比他们矮半截的伍基人原住民打败了。这也是原力的功劳?还是说风暴兵本来就是战五渣?难不成欧比旺在银河系边缘待久了,把风暴兵和克隆人士兵搞混了?要是这样,倒还真能解释不少事。
![]()
还有个好玩的细节:欧比旺看不起的塔斯肯袭击者(沙漠土著),在《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里,能精准命中高速行驶的飞梭赛车。这就奇怪了,他们打不中这么大一辆慢腾腾的爬行车,却能轻松命中小目标?
难道欧比旺是老糊涂了?不然怎么解释他的话和银幕上发生的一切完全对不上呢?
![]()
《指环王》里的“至尊魔戒”也一样,根本没给人“至尊”的能力。按电影设定,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索伦控制戒灵。可这显然不是反派最初想要的效果,也和电影给观众的预期完全不符,毕竟戒指上那行吓人的铭文可是这么写的:
索伦本来计划用至尊魔戒控制其他20枚戒指,包括精灵、矮人那几枚。结果呢?精灵偷偷打造了3枚戒指,根本没让他插手;分到7枚戒指的矮人似乎也根本不受他控制。
![]()
最后这位黑暗魔君只能凑合着控制9个变成戒灵的人类君主。
这“统御余众”也太片面了吧!就算叫它"至尊魔戒",作用也实在拉胯。原本该用来征服整个中洲的“力量”,最后不过是个普通的束缚罢了,连彻底离开中洲都做不到。
詹姆斯·卡梅隆在《终结者2:审判日》里,也给观众来了个漂亮的“预期反转”。
![]()
第一部的记忆加上续集的宣传,都让观众以为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的杀手机器人“T-800”会再次回归,而这次莎拉·康纳要带着儿子一起躲避追杀。
可结果呢?所有人都没想到,包括电影里的主角们,T-800居然成了约翰·康纳的保护者,成了智能机器的头号敌人。
这个剧情反转,让大家对熟悉的“终结者”有了全新的认知。这算是少数“预期落空反而成了惊喜”的情况。
![]()
《权力的游戏》里,“异鬼”大军一直被塑造成最大威胁,他们慢悠悠地向绝境长城逼近。可没想到,这段“逼近之路”太长了,以至于他们的设定到后面变得面目全非。
第一季里,这些异鬼几乎刀枪不入,虽然行动慢,但极难对付;可到了第五季,异鬼居然“一碰就散”,尤其是在临冬城战役里,这个问题特别明显。
而且他们还变快了,搞得《权力的游戏》突然变成了《僵尸世界大战》那种丧尸片。场面是刺激,但跟一开始承诺的“史诗级威胁”完全不是一回事。
![]()
顺便说一句,多斯拉克人的设定也崩了。
第一季里,“草原蛮族入侵”的威胁让七国领主们瑟瑟发抖,毕竟在开阔平原上,根本没法对抗他们的大军。
可当多斯拉克人真的登陆维斯特洛,却成了彻头彻尾的炮灰。丹妮莉丝的卡拉萨部落别说像“蛮族”那样烧杀抢掠了,居然乖乖地走向死亡,直接毁了她的人设。
![]()
网飞版《猎魔人》里全是前后矛盾的设定。角色台词不光有一半毫无意义,还经常和屏幕上发生的事直接冲突。
这样的例子一抓一大把:
角色们讨论着极其肥沃的"百花谷",而屏幕上看起来却几乎是片不毛之地;希里回忆起卡希尔头盔上的鸟形装饰,但那在剧中根本没出现过;博尔奇满口胡言;魔法的效果也和设定里写的不一样……等等等等。
![]()
但要说最离谱的矛盾,还得是剧里的“变形怪”。按理说,变形怪能完美复制人类,不光长得一样,还能复刻对方的记忆和习惯。剧里虽然让卡希尔等角色吐槽“这变形怪不太对劲”,但从能力上看,它和其他同类没区别。
“你这辈子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梦到过的事,现在全在我们脑子里。”
可问题来了,他们是怎么识破这个和本尊一模一样的怪物的?居然靠一个简单的刁钻问题?
![]()
这剧情可真是“天才”之作。至于“变形怪复制了德鲁伊所有记忆”这回事,你就当没看见吧。毕竟剧方都不把这种设定当回事,你也没必要较真。
![]()
在动画《海贼王》中,佐罗曾得到一把被称为"三代鬼彻"的诅咒之刃。尽管这把刀被反复强调带有凶险诅咒,且众人对其忌惮不已,但自始至终,它都未曾展现出任何所谓的"黑暗面"。
这把刀只在台词里是“被诅咒的”,从来没伤害过主人。
或许导演是想表达“佐罗的力量凌驾于诅咒之上”,毕竟他在罗格镇的时候,就敢拿自己的手赌刀,早就证明了实力。
![]()
但我猜很多观众直到最后,都在等这把刀搞点“猫腻”出来。毕竟“被诅咒的刀”这个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X战警》系列里全是前后矛盾的设定、没实现的想法,还有很多半途而废的剧情线,导演们想删就删,完全不管观众的感受。
比如《金刚狼》片尾彩蛋里,死侍复活了,可这段剧情毫无下文;《X战警:逆转未来》结尾,魔形女变成史崔克的样子抓走了金刚狼,结果续集里却说“是真史崔克抓的,魔形女根本没参与”。
![]()
但最经典的“预期落空”,还得是《X战警:第一战》里的“达尔文”能适应任何环境,靠这个能力实现“近乎不死”——他的超能力本质就是“生存”。
![]()
可讽刺的是,他是第一个死的。面对“塞巴斯蒂安·肖”注入他体内的能量,达尔文没能“适应”过来。
![]()
《哈利·波特》八部电影里,所有人都在强调哈利有双和妈妈一样的眼睛。
可电影本身却和这个设定完全相悖。只要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莉莉(哈利妈妈)在电影里是棕色眼睛,而她儿子哈利却是蓝色眼睛。
![]()
面对这种矛盾,你让观众怎么看待卢平、邓布利多或者小天狼星的台词?更讽刺的是斯内普临终前那句“你的眼睛和你妈妈一样”,恰在哈利即将沉浸于他记忆的瞬间说出。
这种极其荒谬的情况,完全不明白当初是怎么允许发生的。它完全配得上“电影史上最离谱欺骗”的称号,毕竟持续了整整十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