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我们来聊一聊,刚刚过去的周末,在美国席卷全国的“反君主制”抗议活动中,充气青蛙服为何成为主流着装,即抗议民众为何多身着此类服装、手持以充气青蛙为代表的标识。
我们知道,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场“反君主制”抗议活动席卷美国。网上诸多、分析与文章,均在赞扬美国民众的勇气,称其敢于走上街头表达诉求。但在我看来,除了勇气与力量,“智慧”亦是此次活动的核心特质,尤其是充气青蛙服的选择,堪称精妙。
![]()
以往街头活动中,常见黑服、蒙面、口罩等着装,而此次大量民众选择充气青蛙服。这种服装看似滑稽,实则恰恰揭示了“反君主制”抗议活动的核心诉求。我们不妨深入分析,首先从表面看,充气青蛙服的走红源于美国波特兰市。早在10月,美国部分地区已出现群众性抗议活动。10月2日,24岁的波特兰青年塞斯托德,身着充气青蛙服在移民控制局门外抗议。
![]()
充气青蛙服外形憨态可掬、看似“人畜无害”,但塞斯托德却遭到执法人员从通风口喷射胡椒喷雾。如此可爱的形象与暴力执法形成强烈反差,相关在美国社交平台迅速走红,点击量超150万。这一极具冲击力的场景,奠定了“充气青蛙象征和平抗议却遭暴力对待”的核心主题。
波特兰本身是一座“庇护城市”,其口号为“让波特兰保持独特”,既有独特的文化背景,也有抵抗精神的土壤。再结合塞斯托德的遭遇,充气青蛙被授予“波特兰自由蛙”的称号,成为当地抗议活动的标志性符号。
![]()
从深层分析,民众选择充气青蛙服这类抗议着装,本质是对“非暴力”的具象化表达——以萌态传递“无武器、无威胁”的立场。这一选择的核心目的,是对抗特朗普政府的相关举措。所谓“反君主制”,本质是部分民众对美国立国精神的坚守,包括对三权分立、总统权力制衡等原则的追求。
美国的体制设计中,军队与管理体系均强调对总统权力的制约,联邦政府不得随意干预地方事务,更不能擅自向地方派遣军队。历史上,美国自建国起便注重地方与联邦、军队动用的制衡,仅在地方出现“对抗联邦、寻求独立”等暴力事件时,州或城市才可请求联邦或总统出兵。
![]()
而特朗普政府却援引相关法律,将波特兰、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的抗议活动定性为“暴乱”,主张派遣军队“平乱”,并宣称此举符合美国宪法。在此背景下,民众选择充气青蛙服,甚至充气独角兽等“萌系装备”,背后有两层关键考量:
第一,向全球与社会传递明确信号:抗议活动是和平的,参与者无暴力意图,所谓“战区”说法纯属不实。第二,通过“萌态”与“无力感”的形象塑造,与执法人员的强势形成对比,凸显自身“弱势群体”的定位——弱势群体本应受公权力保护,但塞斯托德的遭遇却显示,即便身着无威胁的充气青蛙服、仅通过举牌表达诉求,仍会遭到胡椒喷雾攻击。
![]()
若大量民众身着充气服上街,以温和方式抗议却遭遇暴力对待,公众自然能清晰感知其中的不公与“野蛮执政”问题,这恰恰达成了“反君主制”抗议的核心目的——揭露权力滥用、呼吁权力制衡。
因此,我们不仅要为美国民众的勇气点赞,更要认可他们的智慧。选择充气青蛙服,远比黑服蒙面的方式更具传播力与说服力。面对“暴政”,可爱的民众却遭蹂躏,这样的反差足以引发广泛共鸣。这场“反君主制”抗议中,充气青蛙服的选择堪称点睛之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