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以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为核心,常伴随情绪波动大、精力异常等症状。
若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社会功能受损,或有自伤自杀念头,需及时到精神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避免病情反复或加重。
躁狂发作状态:此时患者情绪高涨,自我感觉极度良好,言语滔滔不绝且难以被打断,思维跳跃性强。
精力异常充沛,睡眠时间大幅减少却不觉疲惫,活动量显著增加,可能出现冲动消费、冒险行为等,对自身行为的后果缺乏清晰认知,严重时会影响正常工作和人际关系。
轻躁狂发作表现:轻躁狂较躁狂程度轻,患者情绪愉悦、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工作效率可能暂时提高。
但仍存在注意力分散、易被外界事物吸引的情况,社交活动增多,可能有轻度冲动行为,不过社会功能受损不明显,部分患者甚至感觉状态良好而忽视病情。
抑郁发作特征:与单相抑郁类似,患者会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以往喜爱的事物失去热情。
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我评价降低,甚至产生自罪感和自杀念头,精力明显不足,行动迟缓,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混合发作情况:在同一时间段内,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躁狂和抑郁的部分症状,如情绪低落却思维奔逸,或兴奋躁动时伴随强烈的无助感。
这种混合状态会让患者内心极度矛盾痛苦,行为更难预测,自杀风险较高,对生活的影响更为严重。
发作间期表现:两次发作之间的缓解期,患者情绪可能趋于稳定,社会功能逐渐恢复。
但部分患者仍存在残留症状,如轻度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等,且处于发作间期并不意味着痊愈,若未规范治疗,极易再次发作,发作频率可能随时间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复杂且具有波动性,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或单纯的情绪问题。
其发作常受外界刺激、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若不及时干预,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造成长期损害,需引起足够重视。
![]()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建议
1、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心境稳定剂预防发作,躁狂发作时可短期联用抗精神病药物,抑郁发作时慎用抗抑郁药,避免诱发躁狂,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
2、心理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特点,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改善人际关系,减少不良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提高治疗依从性。
3、生活管理:患者需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酗酒、熬夜等诱发因素,学会识别发作前的预警信号(如情绪波动、睡眠改变),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家属也应给予支持和监督,助力病情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