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文脉遇上前沿技术,当传统文化碰撞科技巧思,一场属于山东的人文与科技融合大戏正在上演。10月17日至19日,以“四大全球倡议”视野下墨子鲁班文化遗产与当代人文和自然科学融合发展为核心议题的第十五届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墨子鲁班科技文化节在山东滕州举行。
这次大会通过系统探究墨子、鲁班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及思想文化精髓,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科技文化的悠久传承与当代实践,释放出“让传统智慧为全球发展治理贡献中国力量”的鲜明信号。
这次大会,亦让人们对墨子鲁班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墨子和鲁班,一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也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一位自然科学家;一位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手工业巨匠和伟大的发明家,是把科学思想技术化的杰出典范。他们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科技文化遗产,为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墨子鲁班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科技创新、工匠精神以及人文关怀等丰富内涵,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价值。
而在现实中,墨子、鲁班的故里山东滕州可以作为另一个观察视角。在这里,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在传承中弘扬、在创新中发展——
这里,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县。在这里,人们可以鉴赏惊艳绝美的滕侯鼎等60余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亲眼见证古代科技文化的智慧起源。
这里,是全国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基地、“中国中小机床之都”、“中国工艺玻璃之乡”,荣获全国创新型县市称号,生动诠释了“科技思想”“创新精神”的千年传承。
这里,建有世界唯一专门研究墨子文化、展示墨子思想的墨子纪念馆,全国建筑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的鲁班纪念馆,鲁班榫卯结构在城市每个角落演绎东方智慧,墨子鲁班文化已成为独有的城市印记。
会议期间,120余名国内外嘉宾切身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亦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何以中国”。令人欣喜的是,此次大会上,与会嘉宾对这一话题的探讨愈加深入,现场发布的《墨经诂林》《与中国科学》等墨学研究成果,彰显出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科技逻辑与鲁班的工匠精神在当代的转化价值。
在此次大会同步设置的人工智能时代人文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墨子鲁班的科技成就与当下中国科技强国追求等8个分议题研讨上,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带来多元的视角、权威的分析和深刻的见解,碰撞出思想火花并形成一种共识,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者互促共荣、深度融合,是推动文化繁荣与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需求。
如果说蕴含着科技创新、工匠精神以及人文关怀等丰富内涵的墨子鲁班文化“火种”静待燎原之机,那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连续举办多届的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就是推动其创新传承发展的助燃剂。“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和鲁班科技文化节已经成为弘扬墨子鲁班文化、推动墨学和鲁班技艺研究的重要交流平台和促进新时代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助力下,用好“过去的遗产”,推动其变成“现在的资源”“发展的优势”,定能让墨子鲁班文化在当下持续焕发新的色彩,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