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郑宇飞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那些触动到你的瞬间。(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教师 张伟希
2024年9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我踏入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的校门,成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一切都满是新鲜与未知,而专业成长路上的迷茫,也如影随形。
入职不久,学校安排新教师进行首次过关课,我选择了《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这一课题。一方面源于我对建筑由衷的热爱,想借课堂分享这份热忱;另一方面,建筑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能让学生领略传统艺术魅力。我期待借此传递美术学科价值,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了我沉重一击。备课期间,我发现诸多难题:建筑知识繁杂,难以提炼教学主线;如何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学生易懂内容,把控课堂节奏等问题,都让我手足无措,满心焦虑却不知如何破解。
一次集体备课,我鼓起勇气说出困境,组内老师纷纷支招,给了不少思路。可后续备课、做课件、试讲,效果仍不尽人意。无奈之下,我找到师傅刘冬梅老师。刘老师耐心听完我的苦恼,仔细帮我梳理问题,还建议我:“你去请教刘新元老师,他虽年轻,但课上得精彩,对美术教学有独到理解,咱组好多教案都有他的心血,准能给你靠谱建议。”
面对只见过几面的刘新元老师,我既期待又忐忑。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电话。电话里,刘老师声音亲切,听我说明来意后,爽快地说:“别担心,新老师成长都有这个过程,你把问题详细说说。”我如释重负,将建筑一课的困惑和盘托出——知识梳理难、学生互动设计迷茫、课堂节奏把控不清……刘老师认真倾听,从教学目标拆解,到选取贴合学生认知的建筑案例(像本地传统民居与经典建筑结合),再到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建筑文化的活动,一步步引导我。他还分享自己积累的教学素材,教我用短视频、建筑模型图片创设情境,让抽象知识“活” 起来。
在刘老师指导下,我重新打磨课程。试讲时,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有了改善,但仍有不足。刘老师又陪着我复盘,调整提问方式、优化小组讨论时长,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终于,过关课那天,我顺利完成教学,学生积极互动,对建筑的文化价值理解深刻,课程也获得一等奖。这次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刘老师的专业与热心,原本陌生的距离感彻底消散,也让我明白,遇到难题别怕开口,团队里的前辈们都愿意帮年轻人成长。
2024年末,我幸运加入刘新元名师工作室。在这里,定期的教学研讨会、阅读分享会,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刘老师带我们研究对话式教学,教我们从日常课堂挖掘课题研究点,手把手指导论文撰写。跟着团队做课例、搞教研,我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从“教知识”转向“育素养”,逐渐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也养成了反思教学、迭代课程的习惯。
2025年4月,学校青年教师大赛启动。刘老师鼓励我参赛,选定《淳朴之情——民间美术》课题后,他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研讨会,大家群策群力,从民间美术作品的文化解读,到课堂实践活动设计,逐环节打磨。试讲时,成员们从学生反馈、教学语言等细节提建议,让课程不断完善。最终,我的课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也让我对民间美术的教学有了更深思考。
2025年5月,县优课比赛机会来临,刘新元老师力荐我争取这个美术组唯一的名额。面对珍贵机遇,我既激动又忐忑,深知责任重大。备赛阶段,我熬夜打磨教学设计,可思路卡顿时,刘老师组织工作室老师“会诊”,从教学理念升华到课堂环节创新,帮我突破瓶颈。正式比赛时,课程因文化挖掘深入、学生参与充分,获评精品课程。
从入职时的手足无措,到如今能独当一面,刘新元老师是我专业成长快速成长的引路人。他用耐心指导驱散我教学的迷茫,以开放的教研氛围让我接触前沿教育理念。他常说:“美术教育不只是教画画,是传承文化、滋养心灵,要让学生爱上美、创造美。”这种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激励我在美术教育路上不断奋进。未来,我会带着这份传承,深耕课堂,和工作室伙伴一起,为美术教育注入更多活力,也期待能像刘老师帮助我一样,助力更多年轻教师成长,让这份教育的温暖与力量延续下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