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巧合?荷兰要跟中国谈谈,口头死不认账,中国造引发欧洲地震
荷兰要跟中国谈,口头却死不认账,称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行动“纯属巧合”,并没有接受美国的旨意。10月19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表示,未来几天内可能就此事与中方官员进行磋商。不过荷兰表面上依然表现出强硬态度,卡雷曼斯甚至反诬中方是“混淆视听”,他表示,荷兰并没有与美国联手,突然对安世半导体动手,“是为了防止这家公司的前中国首席执行官将业务和知识产权转移出欧洲”。
![]()
是“睁眼说瞎话”,还是根本就不敢承认?我们只需稍稍捋一捋事情的脉络就清楚了:2025年9月29日,美国发布了“50% 关联规则”的穿透制裁,将实体清单扩大到相关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作为闻泰科技的子公司被波及。9月30日,荷兰下达“部长令”,以行政手段冻结安世半导体30个法律主体人事变动权、知识产权和公司资产。10月7日,在六天前三名外籍高管紧急申请下,暂停了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控股的非执行董事和安世半导体的执行董事职务,将闻泰持有的安世股权99%托管给第三方,公司全部决策权由外籍高管掌控。
![]()
就在10月13日,中国外交部的回答记者问还相当谨慎,表示事情原委“建议向相关主管部门了解”。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多日的调查取证,了解到了事情的全貌, 一份来自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的法庭文件提供了直接证据,白纸黑字显示,在2025年6月,美国官员已向荷兰政府明确施压:如果荷兰希望安世半导体能从美国的“实体清单”中获得豁免,必须替换掉其中国籍CEO。而6月12日的另一份会议记录为:剥离股权需要时间,我们可以理解,但公司CEO仍是中国籍,这是绕不开的问题。几乎可以肯定,要获得豁免,CEO必须更换。
![]()
事件缘由很清楚,短短五天内,我国外交部和商务部共进行了至少4次公开回应,立场高度一致,核心要点包括: 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和歧视性做法, 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指出美方“穿透规则”是事件根源, 要求荷兰纠正错误做法, 表明将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方的反制禁令很快起到了效果,正如美国、荷兰所预估那样,安世半导体的确对荷兰乃至整个欧洲,甚至是美国举足轻重,因为安世半导体产品及组件禁止出口,整个欧美车企几天内就陷入了恐慌,其影响程度不亚于强烈“地震”,从欧美车企和其联盟对荷兰的一片骂声中,我们看到了了一个喜剧性的效果,那就是美国帮助中国成就了半导体大国,甚至是半导体强国地位。
![]()
近日,有日媒称,全球约7成成熟制程芯片订单正在加速流向亚洲某新兴制造中心。由于美国对中国高端芯片的限制,特别是荷兰EUV光刻机的禁止出口,让中国只能把精力集中在成熟制程芯片上,据2025年3月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的世界占比已经突破25%,在28纳米与22纳米两个节点上,更是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美国的失败在于,追求尖端7纳米以下制程,陷入了“技术越先进,成本越高昂”的循环,当他们回过神来,发现中国就用成熟制程芯片依旧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时候,美国急眼了,企图联合荷兰等西方阵营,打击中国整个半导体事业发展。
![]()
目前,在中荷会谈之前,安世半导体的事件还在进一步发酵,10月17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区员工收到通知,系统权限被中断,员工劳动报酬停发,10月18日,中国闻泰科技负责人称,考虑到欧洲可能的切断资金和系统等情况,中国区不得不采取独立自救行动,协调国内供应链保证国内客户的产品供应。并发表员工信,称“安世国内公司是独立经营、决策的中国企业”,“不会允许外部力量影响公司运营或损害员工利益。”虽然荷兰安世对停薪,停权限的事予以否认。
10月20日,安世中国区下周起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同时有贸易商确认,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从10月18日开始,安世中国厂门外就有贸易商来提货,但恐怕要失望了,厂方给予的回复是“这个情况我们也没办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