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还有人替王石喊冤,说万科那些乱七八糟的事,都是郁亮和祝九胜搞出来的。
言下之意:王石是清白的,是被“背叛”的理想主义者。这话听着像极了一个退休老干部的自我安慰。锅是别人的,功劳是我的,企业出事只是“接班人不争气”。
![]()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先问一句:万丰系公司1999年就注册成立了,那时王石退居二线了吗?没有。他正坐在万科权力的巅峰,一手遮天。
那会儿他就已经开始布局体外公司,搞关联交易、资金腾挪。这不是什么秘密,业内早有风闻。所谓“祝九胜后来整妖蛾子”,不过是把王石当年铺好的路,走得更顺、更隐蔽罢了。
王石最擅长的,从来不是做企业,而是做人设。他把自己包装成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精神领袖”,登山、留学、写博客、上电视,跟董卿谈人生,跟冯仑论江湖。
![]()
他代言的不只是万科的房子,更是“进步商人”的符号。摩托罗拉、中国移动请他站台,不是因为他懂技术,而是因为他“有范儿”。
可剥开这层光鲜外衣,王石的本质是什么?一个嗅觉灵敏的投机客。
80年代倒卖玉米录像机,赚第一桶金;90年代押注城市化,搞“5986”高周转模式。拿地快、建房快、卖房快、回款快,完美踩中地方政府扩张城市的节奏。
这不是创新,是迎合。
他没造出什么新技术,也没改变行业底层逻辑,只是比别人更快地抓住了政策红利。
这种模式的确让他成了时代的赢家,但也埋下了祸根:重规模、轻质量,重营销、轻管理。后来万科房子漏水、维权频发,根源就在这。
更致命的是,王石太爱当“教父”了。他一边享受体制内的便利,一边骂“野蛮人”姚员外来者无礼。
![]()
可人家姚振华一查账,立马扒出一堆体外关联、利益输送的旧账。华润当时没深究,不是不想查,而是看在背后某些人的面子上,网开一面。
这哪是“被野蛮人欺负”?分明是特权庇护下的侥幸逃生。
而他引以为傲的“现代企业治理”,也经不起推敲。一家公司,董事长常年在外登山、游学,管理层靠个人魅力维系,而不是制度制衡,这叫治理?这叫“家天下”。
![]()
所谓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本质上还是王石的门生故吏。
他总觉得,自己是维托·柯里昂,运筹帷幄,掌控全局。可现实是,他既没有柯里昂的铁腕,也没有真正的商业远见。
他推崇的“5986”模式,最后被许家印、杨国强们学去,玩到极致,酿成地产泡沫。他启发的不是行业进步,而是集体狂欢后的崩塌。
对比一下真正推动行业的人:
鲁冠球把万向做成全球零件巨头,靠的是几十年扎根本行;任正非在华为搞研发,砸钱砸到美国都怕;曹德旺建工厂,一条生产线反复打磨;张一鸣用算法改变信息分发……他们或许低调,但都在创造价值。
而王石创造了什么?
一套话术,一场表演。他教会中国企业家的,不是如何把产品做好,而是如何把自己包装成思想家。
![]()
他身边从来不缺“文胆”。秦朔写长文捧他,媒体称他为“改革标杆”,整个舆论场合力打造了一个神话。
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信了,我不仅是企业家,我还是时代的灯塔。
可惜,灯塔不会倒卖玉米,也不会搞影子公司。
如今万科陷入困境,王石早已套现离场,住着豪宅,晒着游艇,偶尔发条微博“关心”一下老东家。而曾经信任万科品质的购房者、股东、员工,却要为那个华丽泡沫的破灭付出代价。
![]()
他赢了时代,却输了底线。他算尽机关,却忘了:再精巧的投机,也敌不过时间的审判。
王石的时代结束了。结束的不是一个企业家的职业生涯,而是一个靠人设吃饭、用情怀掩盖算计的旧模式。
下一个时代,需要的是实干者,不是表演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