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眼底病变已经成为老年人致盲第一因素,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眼底检查异常率均高于21.39%,即每五个60岁以上的人群中就有一个眼底异常的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在70岁以上人群中,异常率更是高达25.61%。“眼底病并非单一疾病,而是涵盖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和玻璃体的炎症、肿瘤及类血管病变的一组疾病。常见的眼底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等。”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名誉院长陈少军教授强调,“眼底病的特点在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一旦损伤发生,往往不可逆转,所以眼底病变治疗的重中之重即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
眼底病规范治疗率低,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是关键
我国有超过5000万名眼底病患者,总数居世界首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数量增加,眼底病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已将眼底病纳入核心病种,强调提升眼底病早筛早治能力,完善慢性眼底病患者管理模式,降低疾病负担和致盲率。
然而,眼底病的规范治疗率却不尽如人意。以需要长期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治疗的患者为例,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名誉院长陈少军教授指出:“在门诊中只有不到20%的患者会坚持随访与治疗。”
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白内障不再是致盲首位病因,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糖尿病黄斑水肿、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血管病变等已成为我国患者主要致盲原因。陈少军教授提出这几类人群需要特别关注眼底健康,“第一类是糖尿病患者,据统计有10年糖尿病史患者,7%有视网膜病变,如果是得了2型糖尿病,需要每年都要去医院检查有没有发生眼底病变。第二类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是第二大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第三类是高度近视人群,部分高度近视的人眼底会出现新生血管出血,诱发眼底病变。比如年轻时深度近视,年纪大了很容易患上黄斑变性,也建议这类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早筛早治,关口前移,建立全病程管理模式
面对眼底病这一隐形杀手,早筛早治是最有效的防治策略。陈少军教授强调:“‘眼底一张照,慢病早知道。’通过一张眼底照片,能了解眼底血管、神经的状况,不但能筛查出常见的致盲眼病,还能发现一些与慢病相关的早期眼部并发症。”面对眼底病这一慢性疾病,传统的诊疗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2024年,全国启动了“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项目”,探索“筛-治-管”一体的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模式,重庆普瑞眼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入全病程管理行列,建立起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中心,践行“全程关爱、早筛先行”的理念,构建更加完善的眼底疾病防治网络,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广大眼病患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