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疯狂抄底A股,我却看到了一个更危险的信号
今天早上打开手机,满屏都是外资抄底A股的新闻。瑞银、高盛这些国际大行突然集体唱多中国股市,科技股更是被他们捧上了天。看着这些消息,我不禁想起18年前刚入市时的自己——那时候我也是这样,看到利好就兴奋地往里冲,结果往往是高位站岗。
![]()
一、牛市里的"双面耳光"
现在的市场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专门打人脸。上证指数从4月到现在涨了700多点,按理说大家都该赚钱才对。但现实是,很多人正在经历"双面挨抽"的尴尬——自己手里的股票死活不涨,看着别人家的股票蹭蹭往上窜;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换股,结果刚卖出原来的股票就开始涨,新买的却开始跌。
这种痛苦我太熟悉了。2007年大牛市时我就吃过这个亏,当时觉得券商股涨得太慢,换成当时最火的资源股。结果呢?券商股后来翻了三倍,而我买的资源股却在最高点套了我整整两年。
说到底这就是典型的流动性牛市特征——钱多任性,但钱往哪里流却不是散户能说了算的。你以为跟着新闻买就能赚钱?Too young too simple!
二、那些年我踩过的"假突破"陷阱
说到这我想起两只让我印象深刻的股票。第一只是去年的人工智能概念股,走势那叫一个漂亮:
![]()
看到没?①位置突破前高后回踩再拉升,标准的教科书式买点对吧?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结果买入后直接给我来了个20%的回调。好不容易熬到②位置的跳空高开,以为要启动了赶紧加仓,结果又是当头一棒。
而另一只半导体股票就完全不一样:
![]()
同样是大涨后的调整,这只票调整完就直接创新高了。当时我就纳闷了:都是科技股,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三、揭开机构资金的"底牌"
这个困惑困扰了我很多年,直到我发现了一个关键指标——机构资金的真实动向。来看这张图:
![]()
橙色柱子代表的是机构资金的活跃程度。看清楚了吗?第一只票在所谓的"突破"时根本没有机构参与!这就是典型的诱多陷阱啊朋友们!而第二只票呢?
![]()
看见没?调整期间机构资金反而更活跃了!这才是真正的黄金坑!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同样的技术形态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关键不在K线怎么走,而在钱是怎么动的!
四、外资唱多背后的真相
现在回到开头的新闻。外资为什么突然集体唱多A股?因为他们真的在买啊!但问题在于:他们买的是什么?什么时候买的?什么时候会卖?
这些关键信息普通投资者根本无从得知。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滞后的公开信息,等新闻出来的时候人家可能已经开始悄悄减仓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散户总是追涨杀跌——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信息严重不对称!
我记得2015年那会儿也是这样。当时外资也是各种唱多,"改革牛""国家牛"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呢?等散户都冲进去接盘的时候,人家早就获利了结了。
五、AI时代的投资新思维
现在瑞银说AI将推动科技股盈利增长40%,这话我信。但问题是:你知道哪些公司是真AI还是假AI吗?你知道机构资金正在布局哪些标的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光看新闻炒股已经行不通了。我们必须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看股价涨了多少,而是看谁在买、买了多少、买了多久。
就像现在的外资唱多,重要的不是他们说了什么,而是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做。而这些信息靠传统分析方法根本无从得知。
六、给普通投资者的忠告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看不到这些数据啊!"
确实如此。18年前我刚入市时也面临同样的困境。直到我发现了一个可以量化资金动向的工具(这里就不说名字了),我的投资才真正有了质的飞跃。
现在的市场比当年复杂百倍不止。量化宽松、高频交易、算法操盘…这些都不是我们小散能抗衡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一点——看清楚大资金在干什么。
记住:在这个市场上,"为什么涨"永远没有"谁在买"重要!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整理分析所得,仅供交流分享之用。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案例分析需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荐。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