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中国控股100%的芯片企业,到最后只剩下1%的表决权,对此,中方立即宣布,“禁止安世中国工厂产品出口”,但荷兰还未知错,相反变本加厉,切断安世中国公司系统的权限,还爆出将不再支付安世中国区的薪资报酬。
毋庸置疑的是,荷兰政府似要跟随美国一条路走到黑了,面对这种情况,安世中国抛出一则重磅消息,打得荷兰以及整个欧洲措手不及,欧洲内部更是发出一份联合声明。
那么安世中国究竟说了什么?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是要沦为下一个韩华集团?
安世中国抛出重磅消息
掏空股份、高管,荷兰政府意图彻底踢开中资,不仅关闭了中国区团队接触安世半导体总部的账号以及系统权限,还表示不再支付中国区的薪资报酬。
针对荷兰政府再次升级对安世半导体的抢夺力度,安世中国区直接面对面硬刚荷兰。
![]()
10月19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区发布了一份声明,而声明总结下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进一步明确,安世半导体是一家具有纯正中国背景的企业。
其次,安世中国区正式声明:针对任何未经企业内部正式审批流程,而直接由企业外部传达的指令,即便此类指令通过公司内部邮件系统进行下发,公司员工均有权予以直接拒绝执行。
该声明间接阐明了安世中国的明确立场:针对荷兰方面单方面作出的撤换首席执行官(CEO)之决定,安世中国区享有完全的权利不予认可。
最后,安世中国在邮件中着重指出,其位于中国本土生产基地的员工薪酬,均由中国境内相关主体承担并发放。
![]()
很显然,安世中国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荷兰方面不撤销其先前作出的错误决策,安世中国极有可能与安世荷兰方面实施全面业务及管理上的切割。
荷兰跟随美国的步伐,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之举,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与契约精神,其通过行政手段不当干预企业内部管理事务,意在阻碍中资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
中国自然不能让其得逞。
下一个韩华集团?
要知道,东莞工厂承担着安世半导体全球70%的最终产品出货量,而目前中国商务部已正式向安世半导体发布产品出口管制通知,明确指出对安世半导体旗下特定成品芯片、分立器件等实施出口管制措施。
同时,对其工艺配方、设计版图及测试程序等“生产性技术资源”的跨境传输进行限制,禁止向中国境外的客户提供。
![]()
而这一动作,直接让欧洲内部开始慌了。
欧洲汽车制造协会(ACEA)发布了一份声明,来自欧洲的16家汽车行业代表性企业联合发出警示:当前欧洲汽车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
事实上,一辆整车所应用的高端芯片数量相对有限,可精确计数;然而,其所需配备的各类分立零部件数量则极为庞大,可达数百乃至上千种。
由此,亦不难理解荷兰方面为何急于采取措施,强取安世半导体。
然而随着中方的反制,对于以汽车制造工业为重的欧洲,高度依赖规模庞大且价格波动频繁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一旦该供应链遭受中断,欧洲汽车工业将迅速面临显著的负面影响。
![]()
更为严峻的是,全球芯片代工厂分配给车规级芯片的产能比例长期处于低位,不足全球总产能的3%。
这一低产能分配现象的根源在于,市场主体普遍缺乏投资车规级芯片生产的积极性,主要因为成熟制程的车规级芯片利润空间有限,与手机、个人电脑等消费级芯片相比,缺乏明显的利润竞争力。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中国芯片代工业务起步阶段,凭借原材料及人工成本方面的优势,全球车规级成熟芯片的产能逐渐呈现向中国集聚的趋势。
而这也恰恰成为了闻泰科技在本次事件中重要的谈判筹码。
![]()
对于荷兰来说,其原计划是通过收购安世科技,来打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芯片供应领域的独立掌控格局,进而将欧美供应链的核心环节纳入自身控制范围,同时对中国车企形成战略制约。
然而,事态发展却出乎其预料,安世中国要脱离荷兰安世的管理与控制,更关键的是,荷兰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背后却与美国存在千丝万缕,那么中国完全可以发起制裁,韩华集团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外交部有言在先,讹诈对中国没有用,如果荷兰执意要一条路走到黑,那么中国也一定会保护自己企业的合法利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