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说农民“白拿”,是对制度无知,也是对历史无礼

0
分享至

最近在我的评论区,有人老发一个图片,作为他的嘴替,攻击农村老人,说他们手无寸功,还要国家发养老金。

这话说得貌似在理,很有迷惑性:

“农民白种国家土地,不交粮不交税不买社保,不为国家财政增加任何收入,年年拿着国家巨额补贴,土地收入全部归自己,一毛不拔”。

看看,很能唬住一些对咱们国家历史变迁,对农村农民农业不熟悉的人。

这段话,表面上像在“算账”,实则是把现实切成几段、只拎一根线就开骂的“情绪账”。

逐条拆穿,你会发现:它把土地关系说错,把税费结构看窄,把补贴性质曲解,把历史账一笔勾销,更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巨大贡献抹得干干净净。



一,咱们先把概念摆正,谁的土地、谁在“白种”。

中国农村土地的基本格局是“三权分置”: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可流转。

农民在承包地上生产,是依据法律确定的承包权与经营权,不是“蹭国家的”。

所谓“白种国家土地”,要么是不懂制度,要么是刻意装糊涂——这块地不是国家随手施舍的“福利田”,而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稳定长期占有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国家以制度方式托付的粮食安全底盘。

更别忘了,耕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管理、占补平衡、农药化肥限制、秸秆还田与面源污染治理……这些刚性约束意味着农民承担了沉甸甸的公共责任与机会成本。

城市资本可以在地价与楼面价上翻云覆雨,农民却要在严格红线内精打细算,这叫“白种”吗?这叫守底线。

二,“不交粮不交税”是偷换概念:农业税取消,不等于农民不纳税。

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是一次历史性“纠偏”。

此前几十年,工农产品“剪刀差”长期存在,农业部门事实上承受了沉重的隐性“税负”,取消农业税是把经年累月的结构性失衡拨回一些。

取消农业税≠农民不纳税。中国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下,农民在生产资料、生活消费、交通出行、通讯支付等环节缴纳了大量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成品油税费与各类规费;进城务工者依法缴纳个税与“五险一金”,并通过长期租住、消费为城市财政贡献庞大的间接税源。

把“没有农业税”偷换成“农民不纳税”,纯属逻辑偷梁换柱。

至于“交粮”这件事,今天早已是市场经济。国家以最低收购价、临储、直补、保险等方式稳定生产预期,而不是回到统购统销时代的“交公粮”。把计划经济时期的记忆拿来谴责当代农民,既不专业,也不厚道。



三、“巨额补贴”是误读:补贴不是“送钱”,是为国家安全买保险。

农业补贴的目标,不是让农民“一夜暴富”,而是让耕地不撂荒、粮食有产量、关键环节有韧性。

补贴的主线是:

地力保护与良种推广:护住耕地质量,让下一季还能稳产;

农机购置与技术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缓解劳动力老龄化;

保险与托底: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时不至于一地鸡毛;

价格与收购政策:给最薄利的环节一条活路。

与欧美日相比,中国农业补贴强度并不高,且更偏向“托底型”。

你说“巨额”?请先看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投入品成本的上行曲线、农村劳务外流后的用工结构,再看看补贴到底覆盖了多少“刚性坑”。

这不是给个人“发奖金”,而是给国家粮食安全与供给链买的底仓保险。

真正的“国家账本”,不是只盯着财政口径的收入,而是把安全、稳定、生态与长周期韧性都计入。

农民不是“白拿”的人群,他们是用看不见的方式在为国家背书:以稳定的口粮、可持续的土地、源源不断的劳动与韧性,替我们把风险挡在更外层。

所以,请把那句“白种国家土地、不交粮不交税、拿巨额补贴、一毛不拔”收回去。

要骂,就骂效率问题、体制堵点、寻租空间;要改,就改补贴结构、流转机制、基层治理。

但别再拿偏见当常识,更别用轻薄的口号去污名一个为现代中国付出至深、却最不张扬的群体。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鋭娱之乐
2025-11-18 12:44:19
张博恒单杠失误瞬间一裁判鼓掌大笑遭质疑,官方回应:涉事裁判员终止比赛执裁资格

张博恒单杠失误瞬间一裁判鼓掌大笑遭质疑,官方回应:涉事裁判员终止比赛执裁资格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8 23:35:12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为什么现在不提“中等收入陷阱”了

为什么现在不提“中等收入陷阱”了

深度报
2025-11-18 22:43:57
谷歌深夜炸场:Gemini 3正式发布!自ChatGPT发布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谷歌深夜炸场:Gemini 3正式发布!自ChatGPT发布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AI寒武纪
2025-11-19 01:42:12
一个电话被骗走所有积蓄!影视飓风员工讲述被骗细节……

一个电话被骗走所有积蓄!影视飓风员工讲述被骗细节……

柴狗夫斯基
2025-11-17 21:24:31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少年一白
2025-11-18 12:03:56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8 07:18:01
江苏科技大学博导郭某涉嫌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被带走调查,简历多处与事实不符,校方回应:已离职

江苏科技大学博导郭某涉嫌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被带走调查,简历多处与事实不符,校方回应:已离职

新浪财经
2025-11-18 20:21:02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环球策论
2025-11-19 00:10:39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证券时报
2025-11-19 00:15:09
牛!28岁樊振东把中国前3赢了个遍 挺进男团决赛+2天后再战王楚钦

牛!28岁樊振东把中国前3赢了个遍 挺进男团决赛+2天后再战王楚钦

风过乡
2025-11-18 21:05:04
乌克兰在前线摧毁中国制造的63式多管火箭炮

乌克兰在前线摧毁中国制造的63式多管火箭炮

桂系007
2025-11-19 03:18:49
据说,这是鹿晗被星探发现之前的状态,如果我是星探,我也找他

据说,这是鹿晗被星探发现之前的状态,如果我是星探,我也找他

可乐谈情感
2025-11-19 00:20:31
今夜,暴跌!突发,黑天鹅!

今夜,暴跌!突发,黑天鹅!

中国基金报
2025-11-19 00:16:16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随着比利时7-0,西班牙2-2爆冷,世预赛最终积分榜:欧洲12队直通

随着比利时7-0,西班牙2-2爆冷,世预赛最终积分榜:欧洲12队直通

侃球熊弟
2025-11-19 04:37:23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10-13 10:09:58
摇晃了几下,突然爆炸!很多广东人家里都有……

摇晃了几下,突然爆炸!很多广东人家里都有……

深圳晚报
2025-11-18 21:59:44
2025-11-19 07:51:00
超先声
超先声
超先声,关注互联网和新科技。
655文章数 87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生借款13万被恶意垒高至1260万 抵押950万房产还债

头条要闻

女生借款13万被恶意垒高至1260万 抵押950万房产还债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Trisha Lambi:当代澳大利亚女画家

数码要闻

苹果用3D打印造Apple Watch表壳,节省400吨钛原料

教育要闻

5个细节,看穿校长的真实水平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方代表:日本毫无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