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区法院的一纸裁定书,成为 2025 年自动驾驶行业寒冬最刺骨的注脚。曾由“中国自动驾驶第一人”王劲创办、累计融资超 30 亿元的中智行科技,因无力清偿 1.5 万元劳动仲裁款,于2025年9月被正式裁定破产清算。这家一度估值数十亿的明星企业,最终因资产耗尽、办公场所失联,走向彻底终结 —— 法院调查显示其背负超 4700 万元未执行债务,近十家债权人诉求均因“无财产可供执行”落空。
![]()
(图源: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
与此同时,上海浦东法院的破产审查公告显示,获得联想、小米投资的纵目科技已进入司法重整阶段,此前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大面积欠薪、社保断缴。大洋彼岸,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企业Cruise于2025年2月启动近50%大规模裁员,CEO等高管集体离职,母公司宣布停止资金输血,彻底退出网约车业务。从独角兽到破产清算,从巨额融资到薪资停发,2025 年的自动驾驶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浩劫。
![]()
(图源:天眼查)
破产潮:明星企业的集体崩塌
2025年的自动驾驶破产名单上,每一家企业都曾头顶资本光环,如今却以惨淡方式退场。中智行的崩塌堪称行业缩影:法院文书显示,这家公司不仅无力支付1.5万元员工赔偿,其北京、福州、深圳三家分公司均已注销,官网停摆、公开联系方式全部失效,创始人王劲早已卸任法定代表人,接任者被限制高消费。
“这1.5万元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位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融中财经采访时指出,中智行押注的“车路协同”路线,需依赖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改造,单城投入成本高达数亿元,且难以快速复制推广。当资本不再为“远景故事”买单,缺乏落地场景的中智行最终资金链断裂。
同样折戟的还有估值超90亿元的“清华系独角兽”清研微视,这家曾被资本追捧的企业于2025年悄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从纳斯达克退市后,中国团队彻底解散,转型游戏行业求生;累计融资超96亿元的极越汽车,也在2025年步入破产重整行列。
![]()
(图源: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3至2025年间,国内出现“欠薪、停摆、核心团队解散”等实质倒闭迹象的L4初创公司已超十家,其中80%集中在2025年爆发。在头部方案挤压下,中小玩家既无技术优势,又缺乏车企订单,最终难逃被淘汰命运。
亏损潮:全行业的“失血”魔咒
如果说中小厂商的结局是破产清算,那么头部企业的现状则是“持续失血”且看不到止血希望。即便是已上市的行业龙头,2025年的财报依然被巨额亏损笼罩。
L4级自动驾驶企业的亏损尤为惨烈。文远知行 2024 年净亏损超 25.17亿元,是当年营收3.61亿元的7倍;2025年二季度净亏损4.06亿元,虽同比略收窄1.7%,但营收规模仍不足亏损额的1/6。小马智行2024年净亏损近19.67亿元,为营收 5.38 亿元的3.65倍;2025年二季度净亏损3.82亿元,同比扩大 72.49%。
全球头部企业Waymo的处境同样艰难。尽管其 2024 年实现 1000 万次付费行程,每周有10万次付费乘车,但全年Robotaxi 收入仅5000-7500万美元,远难覆盖15亿美元的年度亏损。百度萝卜快跑曾被传“多城实现盈亏平衡”,但2025 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140万单收入仅够覆盖基础运营成本,单台车硬件成本仍超48万元,商业化闭环遥遥无期。
即便是聚焦L2级辅助驾驶、看似盈利的企业,核心业务也未实现真正“造血”。地平线2024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账面显示盈利23.47亿元,但剔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后,经调整净亏损仍达16.81亿元;2025年上半年,其亏损进一步扩大至52.33亿元,研发开支高达23亿元,占营收比重达146.8%。黑芝麻智能的情况更为严峻:2024年营收4.74 亿元,同比增长51.8%,但经营亏损达17.54 亿元,研发投入达 14.35亿元,是营收的3倍。
行业寒冬已传导至产业链上游。作为自动驾驶核心部件的激光雷达企业,即便占据全球 92% 市场份额,仍难逃亏损魔咒:禾赛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12.31亿元,同比增长67.8%,但净利润仅2650万元;速腾聚创同期净亏损1.486亿元,因核心客户转向视觉方案,一季度收入直接下滑9%。“卖1块钱产品要花3块钱搞研发,这种模式注定难以持续。” 懂车帝在2025年 9月的行业分析中指出,高额研发投入已成为所有智驾企业的 “刚性枷锁”。
寒冬根源:四重枷锁的致命绞杀
“2025年的行业寒冬,本质是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彻底破裂。”界面新闻在解读企业财报时指出,自动驾驶行业正被 “研发成本、商业化效率、资本退潮、监管收紧”四重枷锁死死困住。
研发投入的“无底洞”是所有企业的共同死穴。2024年,地平线研发开支31.56亿元,为营收的1.32 倍;黑芝麻智能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300%;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等核心零部件虽价格下降,但算法迭代带来的研发增量持续吞噬资金 —— 速腾聚创一季度研发投入3.1亿元,占收入近九成。车企的投入更为惊人:比亚迪计划投入1000亿元,蔚来累计投入460亿元,智驾已成为仅次于电池的第二大成本项。
商业化效率的低下让成本回收沦为空谈。尽管L2级辅助驾驶装车率已达67.8%,但2025年L2 + 城市智驾渗透率仅5%-6%,且多数车企为抢占市场推出“免费智驾”,进一步挤压盈利空间。Robotaxi的商业化更是举步维艰:特斯拉Robotaxi仍局限于77.7平方公里的试运营范围,百度萝卜快跑单笔订单收入不足20元,连基础运营成本都难以覆盖。更严重的是,为控制成本,某二线车企将芯片算力减半,导致复杂路口决策延迟增加 300ms,引发安全隐患。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直言:“L4 技术真正的商业运营成本高昂,以目前的技术和经济状况,还很难实现,估计要到2030-2035年左右才可能有起色。”
资本的态度转变成为压垮行业的关键。2025年中国AI领域830亿元融资中,自动驾驶虽位列“第二吸金赛道”,但资金呈现极端“头部集中”特征:前20家企业拿走30%资金,超98%的融资额流向亿元级以上项目,早期项目融资占比下降40%。对比2024年同期,投资人已从“概念追逐”转向“盈利验证”,一位投资人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现在给钱只看三点:有没有收入,能不能盈利,团队靠不靠谱。”
监管收紧则让行业雪上加霜。2025年4月,工信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禁止“完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 等夸大表述,要求企业标注功能边界。更严苛的是牌照与运营管控:L3级准入牌照缩减至5张,现有23家申报企业面临激烈淘汰;测试与收费车辆需以醒目颜色分别标示“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或“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字样,夜间还需设置车顶标识灯具,确保视觉区分;深圳等试点城市更明确规定,无人驾驶实付价格不得低于传统出租车的90%,禁止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监管加码虽规范了行业乱象,却也削弱了市场教育效果,进一步延缓了商业化进程。更核心的是,L3/L4 级法规仍未完全落地,事故责任划分缺乏明确标准,企业“不敢试”、消费者“不敢用” 的僵局难以打破。
困局无解:转型与自救的虚妄
寒冬之下,所谓的“转型自救”更多是企业的无奈挣扎,并未带来真正的破局希望。
头部企业的“降本增效”收效甚微。小马智行第七代系统成本较上一代下降70%,但2025年二季度亏损仍同比扩大超 70%;文远知行将量产方案价格降至前代的1/4,并把远程协助人员与车辆之比提升至1:30,却仍未改变“营收不及亏损零头”的现状。激光雷达企业试图通过机器人业务寻找突破,禾赛科技上半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同比增7倍,但该业务基数极低,仍难抵消车载业务的利润缩水,上半年净利润仅2650万元。
场景选择上的“细分突破”同样面临困境。低速物流、矿山运输等场景虽边界清晰,但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九识智能等企业以“4 万元/台的L4级无人物流车成本”抢占市场,进一步压缩行业利润空间。海外市场看似政策友好,却暗藏风险 ——中东地区的道路标准与国内差异显著,东南亚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企业需额外投入巨资适配,商业化回报周期被进一步拉长。
行业人力市场的寒冬更显残酷。随着行业门槛拉高,人力需求减半,“智驾大裁员”成为产业链共识。从算法工程师到路测员,裁员潮席卷全行业,核心人才纷纷转向AI其他领域,进一步削弱行业技术迭代能力。
结语:泡沫破裂后的漫长寒冬
2025年的自动驾驶寒冬,本质上是一场“去泡沫化”的清算,更是对行业生存逻辑的深度追问。那些依赖资本输血、缺乏清晰商业化路径的企业,在研发成本、市场需求、政策监管的多重挤压下被淘汰;即便是头部企业,也深陷“越研发越亏损” 的死循环,看不到盈利的曙光。
从Waymo的15亿美元亏损到中智行的1.5万元债务,从 Cruise的大规模裁员到激光雷达企业的“赚吆喝不赚钱”,2025 年的每一个行业事件都在证明:自动驾驶的“炫技时代”已然终结,但商业本质的答案仍未找到。正如同济大学教授朱西产所言,当前的技术突破更多是为了融资造势,真正的商业化运营还需等待十年以上。
这场寒冬,没有“理性重生”的剧本,只有残酷的生存现实。当资本热情退去,技术理想冷却,自动驾驶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漫长黑夜,而黎明的曙光,尚不知在何方。
数据来源引用
1.中智行破产清算及债务数据:36 氪《10 上市 8 亏损,智驾投资人们悄悄「逃离」》,2025 年 9 月 15 日。
2.纵目科技、清研微视、极越汽车、图森未来经营状况:36 氪《10 上市 8 亏损,智驾投资人们悄悄「逃离」》,2025 年 9 月 15 日;《自动驾驶 “生死名册”》,2025 年 6 月 19 日。
3.Cruise 裁员及业务调整数据:《自动驾驶 “生死名册”》,2025 年 6 月 19 日;新浪财经《720 亿,没救活这家明星公司》,2024 年 12 月 13 日。
4.L4 初创公司倒闭数量统计:36 氪《10 上市 8 亏损,智驾投资人们悄悄「逃离」》,2025 年 9 月 15 日;《自动驾驶 “生死名册”》,2025 年 6 月 19 日。
5.文远知行财务数据:文远知行 2024 年年度 20-F 文件(SEC),雪球 2025 年 3 月 26 日;搜狐网 2025 年 3 月 26 日。
6.小马智行财务数据:小马智行 2024 年财报,东方财富网股吧 2025 年 6 月 13 日。
7.Waymo 运营及亏损数据:Bank of America 估算,Substack《Waymo May Have Just Proven The Robotaxi Industry Isn't The Gold Mine We Thought It Was》,2024 年 9 月 9 日;腾讯新闻《萝卜快跑 1 天 1 万单,六代车投放在即!李彦宏:Robotaxi 正成为通勤首选》,2024 年 8 月 23 日。
8.百度萝卜快跑运营及成本数据:百度 2024 年财报,原创力文档《如何测算 “萝卜快跑” 的盈利能力?》,2024 年 8 月 7 日;腾讯新闻 2024 年 8 月 23 日。
9.地平线财务数据:地平线 2024 年年报、2025 年上半年财报,新浪财经 2025 年 9 月 28 日;东方财富网股吧 2025 年 6 月 13 日。
10.黑芝麻智能财务数据:黑芝麻智能 2024 年年报,中国经济网 2025 年 4 月 8 日;香港股票财报数据库查询结果。
11.禾赛科技、速腾聚创财务数据:禾赛科技 2025 年上半年财报,雪球 2025 年 8 月 18 日;速腾聚创 2025 年上半年财报,华尔街见闻 2025 年 8 月 22 日。
12.2025 年中国 AI 及自动驾驶融资数据:《中美自动驾驶三年融资战:资本押注的场景与技术分野》,2025 年 9 月 22 日。
13.朱西产教授观点:澎湃新闻客户端《【大咖说】自动驾驶驶向 L4 但 2025 年还不行》,2025 年 2 月 11 日。
14.工信部监管政策及牌照数量:36 氪《10 上市 8 亏损,智驾投资人们悄悄「逃离」》,2025 年 9 月 15 日;懂车帝《工信部重拳出击!自动驾驶宣传乱象终结?车企连夜改文案!》,2025 年 6 月 15 日。
15.测试与收费车辆标识规定: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2025 年 4 月 8 日。
16.无人驾驶价格限制政策:懂车帝《深圳无人驾驶出租车启动收费运营》,2025 年 6 月 16 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