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啊,我能自己坐公交去菜市场,跟老姐妹唠嗑,谁能想到两年前我连床都下不来?”7月的郑州,64岁的张阿姨坐在诊室里,手里攥着刚开的中药单,嗓门儿亮堂得像换了个人。
故事要从2022年秋天说起。当时张阿姨刚绝经14年,突然发现内裤上总有淡红色的血迹。“年纪大了,可能有点炎症吧。”她没当回事,拖了5个月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确诊她为宫颈中分化鳞癌IIA期,且癌细胞已转移到左宫旁淋巴结。
![]()
手术、放疗、化疗……一套流程下来,本就瘦弱的张阿姨(术前体重仅80斤)彻底垮了。“肚子胀得像皮球,浑身没劲儿,下床都要人扶。”提起那段日子,张阿姨直摇头,“家里人急得掉眼泪,我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转机出现在2023年春天。在郑州《东方今报》工作的妹夫听说了她的情况,急得打电话:“赶紧让你老公开车拉你来郑州!袁希福老中医的事儿你知道不?我们报社同事采访过他好几次,帮了不少癌症患者。”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丈夫搀着几乎坐不稳的张阿姨,一路从浙江开到郑州。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诊室里,袁希福院长搭脉、看舌苔、问饮食睡眠,仔细记下她术后体虚、气血亏虚的细节,开了一副以扶正补气为主的中药。
![]()
“刚开始就觉着药喝着顺口,慢慢舌苔没那么厚腻了,脸也没那么灰扑扑的。”张阿姨说,最明显的是身上有了力气——能自己坐起来,能在屋里走两步。坚持喝了一年中药,复查指标一直平稳,她状态越来越好。
今年5月,张阿姨因肠梗阻在当地调理时莫名腹泻,虚弱的她又想起袁院长。“要不试试找老中医?”家人一合计,她决定自己开车来郑州。
袁院长把脉后说:“体内湿气重,开个健脾利湿的小方子。”就几味常见药材,张阿姨心里直犯嘀咕:“这么简单能管用?”没想到喝第一顿,腹泻就止住了!一周后再来复诊,她笑着跟诊室里的人唠嗑:“现在不拉肚子了,饭也能吃一碗,心情自然好!”
从2023年被人“架”进诊室,到现在自己开车来复诊;从卧床不起到能逛菜市场、带孙子,张阿姨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无数癌症患者的希望。
![]()
![]()
“我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袁院长开的药实在,医院的大夫护士也贴心。”临走前,张阿姨特意跟导诊台打了招呼:“下个月复查我还来,到时候再跟大家唠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