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熊灾,吓跑多少中国游客?

0
分享至


熊出没,不是一句玩笑。


首图 | 旅界实拍

领域 | 出境游

01

前段时间,我和朋友蛋总、丁丁在日本妻笼宿徒步。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打在中山道石阶上,我们走在细细山道上,一边拍照,一边打趣这条路也太江户时代了,路标写得像俳句。


日本中山道/旅界实拍

走着走着,突然丁丁在前面喊,快看,这有个熊出没注意的牌子。

我们一拥而上,纷纷拍照合影。蛋总和我太太麦琪还摇了两下旁边挂着的熊铃,说这声音挺悦耳,应该能驱邪。

但铃声一响,再一走,队伍又逐渐安静了下来。

接着第二块熊出没注意牌子出现了。

然后是第三块。

我们开始交换眼神,没人说话,但所有人都开始走得飞快。

我边走边手贱查了下这条中山道上熊的分布情况,结果吓出一身汗。

根据岐阜县自然保全课的官方资料,仅在我们走的这一片山系,北阿尔卑斯地域和白山·奥美浓地域两大熊群数量加起来就超过了3700头。

我还没来得及把这个新发现告诉小伙伴们,又在小红书刷到一条惊悚新闻。

就在我们来之前那天,距离妻笼宿不到200公里的白川乡,一位西班牙游客在巴士站旁边拍照时,突然被熊扑倒袭击,伤倒地,现场一片混乱,景区立刻封闭了部分区域。

白川乡可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每年来访游客过百万,在全球自由行客群心中几乎是最安全的日本景区代表。

那天原本预计要花四个小时走完的山路,我们走了不到两小时,一路狂奔到终点。

等到了旅馆,我们定下神来复盘,才发现日本中部地区这边是小巫见大巫。

根据日本环境省最新通报,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共发生熊伤人事件99起,共造成108人受伤,死亡人数达到7人,创下日本有记录以来历史新高。

而这些攻击,多发生在以往被认为相对安全的东北、北海道地带。


出没时间也并不局限在清晨黄昏,不少是在中午、下午,甚至接近景区入口或公交站附近。

仅今年10月上旬,日本东北地区就连续爆出一周三起死亡事件。

有的是老年人上山采蘑菇,疑似被熊攻击身亡,有的是警方通报发现断头和疑似熊分食抓痕,尸体残破不堪,还有的被拖入林中多日后才被发现。

另有网友分享秋田县一带的“熊出没地图”。

黄色的是“出没注意”,红色是“已目击熊体”,密密麻麻的标记几乎盖住了整个城市边缘,像是下了一场图钉雨,全年目击已经超过3700次。


这些新闻被我们在旅馆里刷到时,全桌人都安静了三秒。

原来我们一路上开玩笑说想看野生动物,却差点成为野生动物新闻背景板。

麦琪放下茶杯悠悠说了一句:我们这是捡了条命吧。

02

今年日本的熊,确实多得有点反常。

一位日本生态学者原话是,“今年全国熊出现频率,还有接近人类区域的距离、攻击次数,全线拉高”。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食物短缺可能影响日本熊的冬眠习性。

北海道猎友会札幌支部「熊类防治队」队长玉木康雄提到,以往到了12月下旬,所有的熊都已进入冬眠状态,今年却异常到无法预测。

“如果今年熊无法储存足够的皮下脂肪就进入冬眠,它的睡眠就会变浅,可能在途中醒来,成为半梦半醒的熊。”


这些睡眠不足的熊,胃口会更大,脾气会更暴躁,方向感也更差。

而北海道,偏偏又是中国游客冬季最集中的目的地之一。

尤其是滑雪客。

每年1-2月,大量中国大陆自由行游客奔向二世谷、富良野、旭川,一边泡温泉,一边追雪花牛奶、泡芙和帝王蟹。

而现在,滑雪之外,可能还要考虑避熊路线。

小红书上,有人发出了灵魂一问:“明年1月底还去不去北海道?”

评论区里,一位网友的神评是:“我一定是疯了,还以为你在说股市。”


更多人,却在真实后怕地分享自己在日本哪里曾经撞见熊,或者擦身而过的经历。

事实上,熊增多了背后,食物短缺确实是个大问题。

熊的主食很固定。

每年秋天,日本各地山林里的山毛榉和橡果,是它们准备过冬的核心能量来源,储存得好,能安全冬眠,储存不够,只能出山找吃的。

今年偏偏就撞上了个大范围歉收年,果子挂得少,掉得早,熊们还没来得及囤满脂肪,就被秋风赶出山林。

饿着肚子的熊,是最不讲分寸的熊。

它们开始往村镇边缘活动,寻找垃圾、果园、甚至宠物的饲料桶,这些在人类眼里无关紧要的残羹冷炙,在熊眼里全是生的希望。

尤其很多日本家庭喜欢种点柿子、苹果、栗子,有视频拍到熊翻过篱笆、站在院子里摘柿子的画面,表情就像超市刚开门的顾客。

如果只是饿,也许还没那么严重,今年更麻烦的是,气温迟迟不降,山林比往年暖和,熊也就迟迟不睡。

能量没存够,环境还暖着,熊就一直在外面晃。

而且,晃得越来越远。

这几年,日本乡村人口锐减,山林管理松散,很多地方的山地已经成了半野化带,没有人活动,也没有围栏,熊走进来没任何阻力。

以前熊怕人,现在人少了,熊反而觉得人类区域更像它的新栖息地。

日本很多地方对垃圾分类极其讲究,却也因此容易出现食物垃圾暴露的小漏洞。

有研究指出,城市边缘的投放点、无人看管的饲料桶,正在变成熊的觅食训练营。


它们闻着味道过来,尝到甜头后,还会原路返回。

熊学不会说谢谢,但它学得会路线,一旦习惯了往人类区域找食物,就会频繁造访,甚至带崽同行。

这几年,熊妈妈带着熊宝宝一起下山觅食的画面,开始频繁出现在日本监控画面里。

而这,才是日本生态专家最担心的:熊的行为,正在发生代际转变。

03

10月15日,日本观光厅公布了一组数据:

今年7到9月,访日外国游客的消费总额达到了2.131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1.1%。虽然人均花销涨幅有所放缓,但因为人实在太多,总体盘子还是涨了。

前九个月,访日游客人数突破了3000万,用的是历史上最快的速度。


说明日本,依然是东亚这个区域里最稳定的旅游磁场。

尤其对于中国游客来说,签证方便,航班密集,吃得习惯,还有购物清单写满了药妆、吹风机和手冲壶。

但问题是,山里突然多出这么多熊,谁心里不犯嘀咕?

一位小红书网友说出了很多人心声:“七月那个大地震预言都没吓退我,看完一圈熊出没新闻,真的不敢去了。地震可能不会来,但熊是真的会把人吃了。”

情绪是会扩散的,尤其在社交媒体上。

眼下最受波及的,其实并不止北海道、秋田、中山道这类自然风光度假目的地,即将到来的日本赏枫、徒步、滑雪路线,游客心里都会反复权衡下风险值。

毕竟以前这些是滤镜里的治愈系,现在成了高风险代名词。

日本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从去年开始,北海道就重启了上世纪90年代起暂停的“春季猎熊计划”。

地方猎友会、熊类研究会、林业联合体联合上山,希望通过一定规模的捕猎,控制熊的数量和迁徙。

此外,虽然有不少中国游客被这些新闻劝退,但看现在的签证数据、搜索趋势、航班订票量,真正能被彻底吓跑的人,还是少数。


日本惠那山/旅界实拍

绝大多数人,只是从毫无防备,变成了先查查再决定。

那万一真的撞上熊,怎么办?

山林经验人士的建议,其实也很务实。

最关键的是一件事:冷静。

看见熊别跑,别叫,也别直视它的眼睛。

熊视你逃跑,会触发它的追逐本能,你越跑,它越兴奋。更重要的是,你也跑不过它。

所以,正确做法,是根据距离调整策略。

如果太近,就学会冷静躺平,至少能成为下一条热搜新闻。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日本今年熊灾对旅游业的影响 ?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END ————

欢迎来撩旅界主编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职务+姓名,不备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过申请!感谢配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冠中冠战报:中国1胜2负淘汰了大满贯得主,半决赛小特静候赵心童

冠中冠战报:中国1胜2负淘汰了大满贯得主,半决赛小特静候赵心童

求球不落谛
2025-11-11 04:53:53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0 22:51:59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释放了什么信号?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释放了什么信号?

阿离家居
2025-11-10 02:08:20
C919为啥不火了?不是技术问题,航司亏损严重根本用不起

C919为啥不火了?不是技术问题,航司亏损严重根本用不起

吃瓜局
2025-11-10 21:07:17
美国前总统拜登通告全球:特朗普让国家蒙羞,罕见措辞引全球关注

美国前总统拜登通告全球:特朗普让国家蒙羞,罕见措辞引全球关注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0 09:01:05
杭州东站被困事件!乘客求救40分钟无人理,多方隐身,细节被扒开

杭州东站被困事件!乘客求救40分钟无人理,多方隐身,细节被扒开

鋭娱之乐
2025-11-10 15:38:08
外国观众在俄罗斯国歌奏响时拒绝起立

外国观众在俄罗斯国歌奏响时拒绝起立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0 23:16:02
仅2天时间,刘强东自毁口碑,背刺了千万“兄弟”

仅2天时间,刘强东自毁口碑,背刺了千万“兄弟”

娜乌和西卡
2025-11-10 10:39:03
紫牛热点|绝味鸭脖标价方式遭吐槽:半斤鸭舌89元,消费者结账直呼太贵

紫牛热点|绝味鸭脖标价方式遭吐槽:半斤鸭舌89元,消费者结账直呼太贵

扬子晚报
2025-11-10 19:59:10
李连杰从一身病态到健步如飞,倪萍也是如此,难道真有医学奇迹?

李连杰从一身病态到健步如飞,倪萍也是如此,难道真有医学奇迹?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0 19:27:33
日本强烈抗议!东大驻大阪领事:别无选择,只能砍掉那个肮脏的头

日本强烈抗议!东大驻大阪领事:别无选择,只能砍掉那个肮脏的头

刚哥说法365
2025-11-10 22:03:15
重磅:挪威将拿出1千亿!促成乌克兰接收1400亿被冻结的俄资产

重磅:挪威将拿出1千亿!促成乌克兰接收1400亿被冻结的俄资产

项鹏飞
2025-11-10 17:36:34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清书先生
2025-11-10 16:12:58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9 14:50:37
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俄军巨大伤亡画面全面曝光……

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俄军巨大伤亡画面全面曝光……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09 15:05:17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广告创意
2025-11-10 17:24:49
陪睡陪玩只是小场面!撒谎、嫉妒、诬陷,白百何的私心藏不住了

陪睡陪玩只是小场面!撒谎、嫉妒、诬陷,白百何的私心藏不住了

叶公子
2025-11-10 19:57:30
中国航天员命悬一线,救援时间竟引发国际热议!

中国航天员命悬一线,救援时间竟引发国际热议!

单手搓核弹
2025-11-10 14:20:06
高市硬刚到底,绝不撤回说过的话,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瞬间破防了

高市硬刚到底,绝不撤回说过的话,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瞬间破防了

近史博览
2025-11-10 18:31:36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红星新闻
2025-11-10 19:18:22
2025-11-11 07:07:00
旅界Pro incentive-icons
旅界Pro
每日讲述最动听的文旅商业故事
1171文章数 68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19 个名字藏六朝风云!南京玄武湖:藏着中国最鲜活的千年时光!

头条要闻

巴菲特: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 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头条要闻

巴菲特: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 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时尚
家居
手机

亲子要闻

全周期赋能中国母婴健康,八赴进博会聚焦生命早期1000天

教育要闻

高中英语应该是多做题,还是系统的学语法?目前分数三四十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手机要闻

iPhone有望2027年实现真正全面屏,隐藏Face ID与前置镜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