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一位网络大V在某知名连锁餐厅用餐后,发表了一条略带情绪的评价,吐槽餐厅几乎全用预制菜且价格偏高,直言“体验不佳”。这本是消费者再正常不过的反馈,却意外引发了该餐厅创始人的激烈反应——他不仅全盘否定批评,更直接将这位大V定性为“黑社会”。
这位大V或许该庆幸自己生活在当下。若时光倒流数十年,被一位知名企业家贴上“黑社会”标签,后果不堪设想。尽管那个年代没有“企业家”这一说,却从不缺各种荒诞的帽子。再往前看,那位企业家所在的地方也曾因“护短”出名——一名医生仅因发了一篇无人问津的帖子,就付出了众所周知的代价。
可以说,是法治社会的进步保护了这位大V。尽管他心中忐忑,甚至在香江边徘徊数日,但终究平安无事。然而,相比他的遭遇,某车企的消费者却似乎没有这般“幸运”——在这里,“法治”仿佛突然失了灵。
这些消费者在支付5000元定金预订该品牌新车后,陷入了漫长的等待。交车时间一拖再拖,远超出销售人员最初的承诺。由于车企无法按期交付,部分消费者要求退还定金,却遭到拒绝。更矛盾的是,车企在交车无期的情况下,竟要求用户提前支付全款,相当于让消费者为一辆“期车”全额买单。消费者希望等到交车时再付尾款,同样未被接受。
“定金不可退”虽是常识,但这一规则的前提是交易本身公平合理。将汽车做成“全款期车”模式,且无法保障交付时间,消费者要求退款完全合乎情理。至于是否合法,作为外人我们难以窥见合同细节,但以该车企庞大的法务团队,想必早已将法律风险规避得滴水不漏。目前,已有预订用户发起集体诉讼,相信法律会给出公正裁决。
但我仍不禁为这些消费者担忧。
近日,该车企创始人声称遭遇“黑公关”,却未透露具体细节。若按前述餐厅的逻辑,发差评的大V算是“黑社会”,那这些集体维权的消费者,是否也会被归为“黑公关”?若真如此,他们的处境恐怕不容乐观。
纵观该车企近期的舆论风波,根源似乎都出自其自身:一场充满套路、夸大其词的演讲,一起引发质疑的车祸——无论驾驶员是否饮酒,车门都不该在危急时刻无法打开。如果宣传本无夸大,网友的调侃或可被指为“黑公关”;但当大家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其身时,何错之有?如果车门能正常开启,如果救援顺利,舆论又怎会如此汹涌?
面对这样一位“良心企业家”“劳动模范”,我也不敢多言。只能劝那些已支付定金的消费者:要么放弃5000元,当作支持偶像;要么付清全款静候交车,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至于车门打不开?那是小概率事件,未必会落到你头上。要对首富有信心!若再坚持维权,谁又知道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