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兴云间的 365 天:我在松江洞泾,找到了「把日子过成诗」的感觉
大家好,我是张佳琪,在上海做房产销售快 10 年了,见过太多 “为了买房而买房” 的客户 —— 有人挤在市区的老破小里,每天通勤 2 小时;有人住在冷冰冰的高楼里,连邻居是谁都不知道。直到去年,我自己住进了香港兴业・兴云间,才真正明白:好房子不是 “钢筋水泥的盒子”,而是能让你 “每天醒来都期待新一天” 的地方。
![]()
![]()
![]()
![]()
![]()
![]()
![]()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在兴云间的生活,没有华丽的术语,只有真实的日常,希望能让你感受到,在这里,“宜居” 不是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小幸福。
一、清晨 7 点:被鸟鸣叫醒的日子,比闹钟温柔 100 倍
在住进兴云间之前,我每天早上都是被手机闹钟吵醒的,闭着眼睛按掉闹钟,挣扎着起床,匆匆洗漱完就往公司赶,连窗外的天气都顾不上看。但现在,我的 “闹钟” 变成了窗外的鸟鸣。
每天早上 7 点左右,我会被窗外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 —— 不是那种嘈杂的噪音,而是清脆的、带着活力的声音,像是在跟你说 “新的一天开始啦”。我会先赖在床上,拉开窗帘的一角,看看外面的天:如果是晴天,阳光会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草坪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如果是阴天,云层很低,空气里带着雨后的湿润,深吸一口,全是青草和泥土的味道,比市区的雾霾天舒服太多。
穿好衣服下楼,我习惯绕着小区的 “双园” 走一圈 —— 这是设计师陈天鹏先生打造的 “一入桃源,两园赋翠”,前园是 “溪谷花园”,后园是 “森居花园”,加起来有近万平米。沿着溪谷花园的石板路走,旁边有一条小小的溪流,水流很缓,里面有几尾小鱼在游,偶尔会看到物业的师傅在清理落叶,看到我会笑着打招呼:“张小姐,早啊,今天天气不错!”
走到森居花园的时候,会遇到不少邻居:有带着孩子散步的宝妈,孩子手里拿着小铲子,在草坪上挖小虫子;有推着婴儿车的爷爷奶奶,慢慢走着,跟旁边的邻居聊家常;还有像我一样的上班族,戴着耳机快走,偶尔停下来跟熟悉的人说句话。这里的邻居不像市区的高楼里那样 “陌生”,住了半年,我认识了隔壁单元的李姐、斜对面的王哥,有时候早上遇到,会互相分享家里做的早餐 —— 李姐做的包子特别好吃,上周她还特意给我带了两个。
走一圈大概 20 分钟,回到家的时候,爱人已经把早餐做好了 —— 我们住的 90㎡洋房,厨房是 U 型布局,窗户对着花园,爱人做饭的时候,能看到外面的绿植,她说 “以前在市区的小厨房做饭,对着的是隔壁楼的墙,现在看着花花草草,做饭都有动力了”。早餐很简单,一杯牛奶、一个煎蛋、几片面包,但坐在餐厅里,看着窗外的阳光慢慢爬进来,感觉比在五星级酒店吃早餐还舒服。
二、下午 5 点:接孩子放学的路上,顺便把 “春天” 带回家
我家孩子今年 5 岁,在小区附近的洞泾镇中心幼儿园上学,从兴云间开车过去只要 10 分钟,要是天气好,我会走路接他,慢慢走也就 20 分钟,刚好能跟他聊聊天。
从小区东门出来,沿着洞泾大道走,路边种了很多樱花树,春天的时候,樱花花瓣飘下来,孩子会追着花瓣跑,嘴里喊着 “妈妈,你看,是樱花雨!” 有时候他会捡几片漂亮的花瓣,说要带回家夹在书里做标本。路边还有几个小公园,有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接完孩子,他会吵着要在公园里玩一会儿 —— 荡会儿秋千、滑会儿滑梯,看着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笑、一起跑,我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看着远处的夕阳,觉得这就是 “幸福的样子”。
回到小区的时候,会经过门口的 “便民超市”,我会进去买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 超市不大,但东西很全,蔬菜都是当天早上送过来的,新鲜得能看到水珠,水果也很甜,孩子最喜欢吃这里的草莓,每次都会让我多买一盒。有时候遇到小区的保洁阿姨,她会跟我说 “今天的草莓特别好,我早上也买了一盒”,特别亲切,像在老家的村口小卖部一样。
进了小区,孩子会拉着我的手,往 “三重栖游” 的儿童游乐区跑 —— 那里有沙坑、攀爬架、摇摇马,还有物业特意放的卡通玩偶,很多小朋友都在这儿玩。我会坐在旁边的遮阳伞下,看着他跟小朋友一起堆沙子,偶尔帮他们递个玩具,听他们叽叽喳喳地聊天,说 “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歌”“明天要带什么玩具去分享”。夕阳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飘着晚饭的香味,有邻居在自家的阳台上喊 “孩子,回家吃饭啦”,特别有 “烟火气”,不像在市区的高楼里,连邻居的声音都听不到。
三、晚上 7 点:在能看到星星的露台上,吃一顿 “有风景的晚饭”
我们住的 90㎡洋房,有一个 12㎡的南向露台,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每天晚上 7 点左右,爱人会把饭菜端到露台上,我们一家三口坐在露台的餐桌旁,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偶尔抬头能看到星星,特别惬意。
露台的栏杆上,我种了几盆绿萝和月季,都是物业送的 “入住礼”—— 他们说 “这些花好养活,放在露台上,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现在月季已经开花了,红色的、粉色的,特别好看,吃饭的时候能闻到淡淡的花香,比在餐厅里放香薰还舒服。爱人会在露台上放一个小音箱,播一些轻音乐,孩子会拿着小勺子,跟着音乐晃脑袋,偶尔还会给我们 “表演” 在幼儿园学的舞蹈,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有时候,隔壁的李姐会带着她的女儿过来串门,我们会一起在露台上喝茶、聊天 —— 李姐住的是 120㎡的叠加别墅,有一个更大的露台,她说 “周末的时候,会在露台上烤烧烤,邀请你们过来吃啊”。我跟她聊 “孩子的教育”“最近的电视剧”,有时候也会聊 “小区的变化”—— 比如物业最近在儿童游乐区加了新的摇摇马,在溪谷花园里种了新的荷花,都特别贴心。
吃完饭,我会跟爱人一起收拾碗筷,孩子会在露台上玩他的玩具车,看着他小小的身影,在灯光下跑来跑去,我会跟爱人说 “幸好当时选择了兴云间,要是还住在市区的老房子里,哪有这么舒服的日子”。爱人会笑着点头,说 “是啊,以前每天下班回家,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高楼,现在看到的是花花草草,心情都不一样了”。
四、周末:不用挤景区,在小区里就能 “度假”
在住进兴云间之前,周末想带孩子出去玩,都要提前查攻略、订门票,早上早早起床,开车堵在高速上,到了景区人挤人,玩一天下来累得不行。但现在,周末不用跑远,在小区里就能 “度假”。
(一)周六上午:在 “森居花园” 里,跟孩子一起 “找春天”
周六上午,我会带着孩子在小区的森居花园里 “找春天”—— 我们会一起找不同形状的树叶,看哪些树叶是圆形的、哪些是椭圆形的;一起找不同颜色的花,看哪些是红色的、哪些是黄色的;还会一起听鸟叫,猜 “这是什么鸟的声音”。孩子会拿着小本子,把看到的、听到的都画下来,说 “要把这些‘春天’带回家,给爸爸看”。
有时候会遇到物业组织的 “亲子活动”—— 比如 “植树节” 的时候,他们会准备小树苗和铁锹,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种树,还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 “小树苗认养牌”,上面写着孩子的名字,让他们定期来给小树苗浇水、施肥。我家孩子认养了一棵小樟树,每次路过都会跑去看看,说 “我的小樟树又长高了”,特别有成就感。
中午的时候,我们会在小区的 “业主食堂” 吃饭 —— 食堂不大,但菜品种类很多,有孩子喜欢的糖醋排骨、番茄炒蛋,也有我们喜欢的清蒸鱼、炒时蔬,味道跟家里做的一样,还不用洗碗,特别方便。有时候遇到熟悉的邻居,会拼桌一起吃,聊聊天、说说笑,像在 “大家庭” 里一样。
(二)周六下午:去 “G60 科创云廊”,带孩子看 “未来的样子”
下午的时候,我们会开车去 10 分钟路程的 “G60 科创云廊”—— 那是正在建的 “科创走廊起点”,有很多高科技企业,还有 “未来体验馆”,能让孩子看到 “机器人跳舞”“3D 打印玩具”,特别有意思。孩子每次去都很兴奋,说 “长大了也要做‘高科技’,发明好玩的东西”。
G60 科创云廊旁边有一个 “科创公园”,有大片的草坪和湖泊,我们会带着风筝和野餐垫,在草坪上放风筝、吃零食。孩子会跟其他小朋友一起跑、一起笑,我跟爱人坐在野餐垫上,看着远处的云廊,聊 “未来的生活”—— 等 12 号线西延到洞泾,我们就能坐地铁去市区,不用开车堵车了;等临港松江科技城建成,爱人上班也能更近了,不用每天跑那么远。想着这些,觉得 “未来可期”,特别有盼头。
![]()
![]()
![]()
![]()
![]()
![]()
![]()
(三)周日:在 “佘山国家级度假区”,带孩子 “亲近自然”
周日的时候,我们会开车去 20 分钟路程的 “佘山国家级度假区”—— 那里有佘山森林公园、月湖雕塑公园,还有辰山植物园,都是孩子喜欢去的地方。在佘山森林公园,我们会一起爬山,虽然山不高,但孩子会很兴奋,一步一步往上爬,说 “我要爬到山顶,看更远的地方”;在月湖雕塑公园,我们会一起看各种各样的雕塑,孩子会问 “这个雕塑是什么意思”,我会跟他一起查资料,一起学习;在辰山植物园,我们会一起看各种各样的植物,认识 “多肉植物”“热带植物”,孩子会拿着小本子,把喜欢的植物画下来,说 “要把它们记下来,回家告诉幼儿园的小朋友”。
晚上回到家,孩子会累得很快睡着,我跟爱人会坐在露台的沙发上,喝杯茶、聊聊天,看着小区的灯光,听着远处的虫鸣,觉得这就是 “我们想要的生活”—— 不用挤在市区的高楼里,不用每天通勤那么久,能跟孩子一起亲近自然,能跟邻居友好相处,能有 “慢下来” 的时间,感受生活的美好。
五、为什么选择兴云间?不是因为 “完美”,而是因为 “懂生活”
有人问我,兴云间是不是 “完美” 的?其实不是 —— 它现在离 9 号线洞泾站还有 4.9 公里,开车需要 15 分钟;它的商业配套没有市区那么密集,想买奢侈品还要去市区;它的房价 50600 元 /㎡,比市区的老破小贵一些。但为什么我还是选择了这里?因为它 “懂生活”,它知道我们想要的不是 “越大越好的房子”,而是 “能让日子过成诗的地方”。
在这里,我不用每天被闹钟吵醒,而是被鸟鸣叫醒;不用每天挤在堵车的路上,而是能慢慢走在园林里;不用每天对着冷冰冰的高楼,而是能看到花花草草、听到孩子的笑声;不用跟邻居 “形同陌路”,而是能跟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分享。在这里,“宜居” 不是口号,而是每天早上的鸟鸣、中午的阳光、晚上的星星;“自然” 不是遥远的景区,而是楼下的花园、露台的花草、孩子玩耍的草坪。
我知道,很多人买房的时候会纠结 “交通”“配套”“价格”,这些都很重要,但我更希望你能想想:你想要的 “生活” 是什么样子的?是每天挤在地铁里,看着手机上的时间,担心迟到?还是每天醒来,能看到阳光、听到鸟鸣,跟孩子一起慢慢长大?是住在冷冰冰的高楼里,连邻居是谁都不知道?还是住在有 “烟火气” 的小区里,能跟邻居一起聊天、一起分享?
如果你跟我一样,想要的是 “把日子过成诗” 的生活,那么我邀请你过来看看兴云间 —— 不用急着做决定,只是过来走走,看看这里的园林、这里的邻居、这里的日常,也许你会跟我一样,在这里找到 “幸福的感觉”。
我在兴云间等你,一起把日子过成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