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在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上,中国原研恒格列净首个心脏获益的重磅研究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急性心梗患者的心脏保护策略上有了属于自己的循证利器。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生存率已得到了显著提高。尽管PCI能够有效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然而,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及心室重构,仍使患者在术后长期面临较高的心血管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既往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后12个月内,心力衰竭事件(有症状的心力衰竭和/或射血分数降低)的发生率高达15%[1]。因此,如何进行早期有效干预,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心室重构,对于AMI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心衰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SGLT2i通过调节代谢、抗炎及通过抑制Na+/H+交换器改变心肌信号转导等机制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2-4]。目前,SGLT2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心肌保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缺乏足够证据。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钱赓教授牵头开展了“心肌核磁评估应用恒格列净对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直接PCI术后减少心梗面积的临床研究”,该研究为SGLT2i(中国原研恒格列净)在STEMI患者中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循证依据。在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上,钱赓教授口头汇报了研究的初步结果[5],现整理如下。
研究设计
该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旨在利用心肌核磁检查评估恒格列净对于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左心室重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纳入248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 合并T2DM的STEMI 患者,按 1:1 随机分为恒格列净治疗组(n=124)和对照组(n=124),恒格列净治疗在直接PCI 治疗后 24 小时内启动,直到术后180 天。对照组不使用SGLT2i。
研究以心肌核磁增强扫描作为评估梗死面积以及左心室重构的“金标准”。所有患者术后 5~7天及术后6个月行心肌核磁灌注扫描检查,以评估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重构的情况;并于术后 6 个月统计主要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全因死亡,急性心衰再入院,再发心绞痛行血管重建术)。研究主要终点为直接PCI术后3天心肌酶(CK-MB)曲线下面积;次要终点为PCI术后7天心梗面积、术后6月时心室重构、肾功能及术后12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衰、死亡和心梗)。
研究入选标准为:
1.明确诊断的STEMI患者:伴或不伴心肌酶水平升高的缺血性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且邻近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肢导联≥0.1mV,胸导联≥0.2mV);
2.胸痛持续时间少于12小时;
3.年龄从18岁~80岁;
4.计划接受直接PCI;
5.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排除标准为:
1.机械并发症;
2.心原性休克;
3.6个月内发生过心梗;
4.主动脉夹层;
5.患有恶性肿瘤、严重肝肾衰竭、呼吸衰竭或其他短期进行性疾病;
6.泌尿系统感染。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史,血色素,白细胞计数,血肌酐,前壁心梗的比例,术前冠脉TIMI血流分级以及罪犯血管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干预组患者在心梗围术期以及术后长期给予恒格列净药物干预(每日一次,每次5mg),对照组为空白对照。
表1 两组心肌梗死患者的基线数据比较[5]
![]()
▌第一次心肌核磁数据比较(术后 5~7天)
两组患者术后5~7天第一次心肌核磁检查结果显示(结果见表2),恒格列净组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较对照组有所减少(22.3±10.5% vs. 24.9±12.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略高(47.4±7.5% vs. 45.3±9.5%),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93、0.060)。
表2 两组患者第一次心脏核磁情况比较[5]
![]()
▌第二次心肌核磁数据比较(术后6个月)
术后第二次心肌核磁检查结果显示(详见表3),与对照组相比,恒格列净干预组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15.3±8.5% vs. 19.2±11.2%;P=0.004),LVEF显著升高(49.5±9.1% vs. 46.5±9.2%;P=0.014),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也显著减少(149±45ml vs. 162±42ml;P=0.026)。上述结果提示经过6个月的恒格列净干预治疗患者的心肌纤维化范围有明显减少,患者心功能左心室大小和收缩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如图1)。
表3 两组患者第二次心脏核磁情况比较[5]
![]()
![]()
图1:两组患者第二次心脏核磁的收缩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程度比较[5]
▌心血管事件
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血管事件的随访,在随访的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未见明显差异(详见表4),恒格列净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所降低[11/123 (8.9%) vs. 18/123(14.6%);P=0.166]。其中死亡,再发心梗,因心衰再次住院和因心绞痛再次行紧急血运重建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4 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比较[5]
![]()
研究结论及展望
本研究结合心脏磁共振技术,发现心肌梗死急性期以及恢复期使用恒格列净,可显著减少患者PCI术后6个月的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舒张末容积,具有明确的心肌保护作用。
近年来,多项RCT研究证实,SGLT2i能有效降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死亡和再住院风险,并得到国内外心衰指南的推荐,已成为HFrEF的一线治疗药物[6,7]。《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明确推荐,对于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后心功能明显降低(LVEF≤40%)的患者,如无禁忌证均需在利尿剂基础上,使用足量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和SGLT2i(I,A)[8]。
AMI患者是心衰的高风险人群,尽管SGLT2i在慢性心衰治疗中已被广泛认可,但目前关于其在AMI后心肌保护作用仍存在诸多争议。2022年公布的EMMY研究是多中心RCT研究,首次对 SGLT2i 治疗 AMI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9]。研究纳入476例经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后72小时内给予SGLT2i(恩格列净)治疗。经过 26 周的随访发现,SGLT2i 能够显著降低患者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此后,DAPA-MI研究证实[10],SGLT2i(达格列净)可降低AMI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患者的主要分层复合终点事件风险(包括死亡、心衰住院、非致死性心梗、房颤/房扑、新发糖尿病等)。然而,该研究未能证实SGLT2i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风险。2024年公布的EMPACT-MI研究则提示[11],虽然SGLT2i(恩格列净)在预防AMI合并心衰或新发LVEF<45%且至少有1项心衰高危因素患者首次心衰住院率方面表现出一定效果,但在主要终点事件(首次心衰住院、全因死亡)上与安慰剂组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
当前,在我国AMI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12],SGLT2i在心梗患者中能否带来临床获益,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面临更大的梗死面积与更差的临床预后。既往研究证实,SGLT2i在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血糖的同时,能显著缩小其最终梗死范围。其潜在机制研究揭示,SGLT2i在体内可限制心肌梗死进展,在体外则表现出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本研究进一步证实SGLT2i恒格列净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同时进一步减少急性心梗患者的最终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纤维化的范围),并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本研究以心脏核磁共振成像为金标准,发现在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无论急性期或恢复期,应用恒格列净均能有效减轻心肌纤维化。这一策略有望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及因心力衰竭的再住院率。作为新型SGLT2i,恒格列净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代谢稳定性及药物生物利用度[13],其不仅可有效降低血糖,其在心梗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很可能存在额外获益。这些获益可能源于其降糖之外的多重机制,包括对体重、血压以及肾脏蛋白尿的积极影响。此外,本研究发现恒格列净干预患者的左心室容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说明恒格列净对于左心室重构也起到了一定的预防效果。
总之,本研究结果为恒格列净的心梗后心脏保护作用提供了循证依据,这不仅有力彰显我国医药的研发能力,也标志着我国在心血管代谢疾病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尽管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没有安慰剂对照组及严格的双盲,但其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不容忽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后续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中国原研恒格列净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Carvalho LSF, Bogniotti LAC, de Almeida OLR, et al. Change of BNP between admission and discharge after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Killip I) improves risk prediction of heart failure, death, and recurr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ared to single isolated measurement in addition to the GRACE score. Eur Heart J Acute Cardiovasc Care. 2019 Oct;8(7):643-651.
[2]Lopaschuk GD, Verma S. Mechanisms of Cardiovascular Benefits of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LT2) Inhibitor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JACC Basic Transl Sci. 2020 Jun 22;5(6):632-644.
[3]García-Ropero Á, Santos-Gallego CG, Badimon JJ.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SGLT inhibitors. Aging (Albany NY). 2019 Aug 25;11(16):5866-5867.
[4]Baartscheer A, Schumacher CA, Wüst RC, et al. Empagliflozin decreases myocardial cytoplasmic Na+ through inhibition of the cardiac Na+/H+ exchanger in rats and rabbits. Diabetologia. 2017 Mar;60(3):568-573.
[5]钱赓,等.心肌核磁评估应用恒格列净对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直接PCI术后减少心梗面积的临床研究.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
[6]EMPEROR-Reduced Trial Investigators.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Outcomes with Empagliflozin in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 2020 Oct 8;383(15):1413-1424.
[7]DAPA-HF Trial Committees and Investigators. Dapagliflozi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N Engl J Med. 2019 Nov 21;381(21):1995-2008.
[8]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5,53(7):717-745.
[9]von Lewinski D, Kolesnik E, Tripolt NJ, et al. Empagliflozi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EMMY trial. Eur Heart J. 2022 Nov 1;43(41):4421-4432.
[10]James S, Erlinge D, Storey RF, et al. Dapagliflozin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out Diabetes or Heart Failure. NEJM Evid. 2024 Feb;3(2):EVIDoa2300286.
[11]Butler J, Jones WS, Udell JA, et al. Empagliflozi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 Engl J Med. 2024 Apr 25;390(16):1455-1466.
[1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胡盛寿.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2025,40(6):521-559.
[13]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恒格列净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编写组. 恒格列净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07):611-615.
审批号:TG - 非肿瘤-糖尿病脯氨酸恒格列净片(瑞沁) - 949 - 2027-10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医学界心血管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