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讲解员回忆杨振宁95岁来访两弹城:他说这个时代特别需要“两弹一星”精神

0
分享至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986年6月,杨振宁到医院看望邓稼先时合影。(图源:清华大学校史馆官网)

“杨教授与邓稼先院长是老朋友,当年参观了两弹城后,杨教授曾说这个时代特别需要‘两弹一星’精神。”10月19日,四川绵阳梓潼两弹城讲解员李婷回忆,2017年3月24日,95岁高龄的杨振宁曾来到两弹城,在两弹之父邓稼先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参观,最后在《邓稼先传》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杨振宁曾到访老友邓稼先的故居

在许鹿希写的《邓稼先传》上签名

“杨爷爷的逝世,让我们失去了一个学术引路人。”西南石油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二年级学生周梓琳回忆,杨振宁教授2017年3月来到绵阳时,她还是绵阳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们在邓稼先公园里远远见到杨爷爷,他正在给邓爷爷敬献花篮。”周梓琳说。

在梓潼县两弹城,至今还保留着杨振宁教授参观邓稼先故居的珍贵影像。“我当时在主持词加了一句,如果邓稼先院长知道您今天来看他,他该有多高兴啊。”负责当天讲解的李婷说,杨教授马上回了一句,“我能来,我也很高兴。”


杨振宁到梓潼两弹城参观(两弹城供图)

据李婷回忆,2017年3月24日,杨振宁教授和夫人翁帆一起来到梓潼。在邓稼先故居门口。杨教授的神情特别庄重,凝视着邓稼先的铜像,然后向铜像行了三鞠躬礼。

在参观邓稼先故居时,杨教授讲起了他与邓稼先的过往。“他当时并不知道邓稼先回国之后具体在做什么,直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纽约时报登出了这条消息后,他才在科学家的名单上看到邓稼先。”李婷告诉记者,杨教授1971年回国,第一个见到的老朋友就是邓稼先。

李婷说,杨教授在参观完邓稼先故居后,又去了两弹历程馆。“杨老说,以后肯定还会有非常多的人来参观两弹城,因为这个时代特别需要‘两弹一星’精神。”

李婷告诉记者,在邓稼先故居的一本书上,还保留着杨振宁教授所签的名字。“那本书是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写的那本邓稼先传,杨教授在书页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杨振宁在许鹿希写的《邓稼先传》上签名(两弹城供图)

两位科学家的双向奔赴

各自领域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9月22日,在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庆祝会上,杨振宁深情回忆起邓稼先写给他的一封信,回应了当年邓稼先在信的末尾写下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瞩望。

杨振宁说:“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这)以后五十年,(符合)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再见!”

据清华大学校史馆资料显示,杨邓两家堪称世交,祖籍均为安徽。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和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是清华大学的同事和好友,杨振宁和邓稼先先后进入北京崇德中学读书,而后又成为西南联大的校友,毕业后先后赴美学习深造,曾常有来往,保持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两人都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位是享誉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是中国功勋卓著的“两弹元勋”。

1971年,在美工作多年的杨振宁抓住契机,辗转法国,回到新中国访问,成为最早一位访问新中国的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他开列了希望会见的人员名单,好友邓稼先位列其中。在北京,杨振宁和邓稼先终于相会。

周恩来总理于8月4日会见并宴请杨振宁,邓稼先和吴有训、竺可桢、钱学森、朱光亚、周培源、华罗庚、王竹溪、张文裕、王承书、黄昆、黄宛、钱伟长等科学家陪同会见,其中许多人是当年他俩在西南联大的老师或同学。

按照预定计划,杨振宁访问北京后乘飞机前往上海,而后从上海飞回美国。就在首都机场登机前,杨振宁向前来送行的邓稼先提出了关于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是否有外国人参与的问题。

邓稼先经过请示上级组织,正式给杨振宁写了一封信,在杨振宁回美国前送到上海,信中明确表示没有外国人参与我国任何有关制造核武器的工作。

就在这封信的最后,留下了那句让杨振宁念念不忘50年的寄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句改编自苏轼《水调歌头》的诗句,既表达了老友重逢的喜悦,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

“共同途”三字尤为意味深长——它暗示着尽管两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理论物理与工程物理),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中国的科技进步与民族复兴。

后来,杨振宁回忆说:“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盈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不幸逝世,杨振宁悲痛不已,立即发来唁电。

回顾两人的科学生涯,杨振宁在理论物理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邓稼先则隐姓埋名二十余载,领导完成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两人在各自领域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了荣誉和尊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云上乌托邦
2025-09-04 11:45:33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李博世财经
2025-11-14 14:23:08
卓伟曝著名男星离婚已不可挽回,更多猛料曝光网友锁住目标,炸了

卓伟曝著名男星离婚已不可挽回,更多猛料曝光网友锁住目标,炸了

阿伧说事
2025-11-15 09:13:41
全线崩溃!比特币、黄金、科技股无一幸免!

全线崩溃!比特币、黄金、科技股无一幸免!

米筐投资
2025-11-15 07:09:03
2.7万亿电诈大佬的佘智江:给老乡发红包时,妙瓦底有人正被关水牢

2.7万亿电诈大佬的佘智江:给老乡发红包时,妙瓦底有人正被关水牢

热风追逐者
2025-11-14 09:54:50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刘滔被查,涉嫌严重违法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刘滔被查,涉嫌严重违法

大象新闻
2025-11-15 07:54:02
官方提醒国人“避免前往”:日本旅游雪上加霜?

官方提醒国人“避免前往”:日本旅游雪上加霜?

环球旅讯
2025-11-15 09:58:16
薛剑“越战越勇”!当众提出“中国有权驻军日本”,高市向G7告状

薛剑“越战越勇”!当众提出“中国有权驻军日本”,高市向G7告状

云上乌托邦
2025-11-15 15:03:13
U22国足vs韩国:汪士钦拜合拉木先发 依木兰替补

U22国足vs韩国:汪士钦拜合拉木先发 依木兰替补

体坛周报
2025-11-15 18:51:11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小怪吃美食
2025-11-14 08:01:04
借贷13万元最终要还1260万元?成都一“套路贷”犯罪团伙被打掉

借贷13万元最终要还1260万元?成都一“套路贷”犯罪团伙被打掉

封面新闻
2025-11-15 12:53:02
泰国王后衣袂扬,两天三衣会中文会开飞机,黑金战袍配小火炉美炸

泰国王后衣袂扬,两天三衣会中文会开飞机,黑金战袍配小火炉美炸

全球时尚号
2025-11-15 12:37:48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33:59
奋斗后发现大麻烦,网友:只要努力就必然负债!

奋斗后发现大麻烦,网友:只要努力就必然负债!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15 00:05:08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2025-11-14 22:24:08
人民日报:唱衰香港的滥调可休矣!

人民日报:唱衰香港的滥调可休矣!

上观新闻
2025-11-15 06:57:02
宁德时代大消息 股东黄世霖 拟巨额套现

宁德时代大消息 股东黄世霖 拟巨额套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5 16:21:27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14 15:45:42
太难了!江苏一工厂放假3个月,网友:今年不挣扎了,提前回家…

太难了!江苏一工厂放假3个月,网友:今年不挣扎了,提前回家…

火山诗话
2025-11-14 17:34:00
2025-11-15 20:20: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93235文章数 45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侍卫官吐露:蒋介石的最后岁月

冬天的“销冠”,已被羽绒服预定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