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政坛再起波澜。据常州市纪委监委官方消息,常州市民政局原副局长杨铁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仅因其职务身份特殊,更因其“主动投案”的方式,再次将民政系统廉政风险推上舆论风口。
![]()
杨铁 资料图
杨铁,曾是常州市民政系统的“关键人物”。自2013年7月起担任市民政局副局长,长达十年之久。期间,他不仅分管多项民政要务,还兼任常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秘书长等职,掌管慈善资金与社会救助资源,权力集中、责任重大。2023年12月,杨铁被免去副局长职务,看似“平稳转岗”,却在2024年1月转任常州市政协常委、提案委主任仅数月后,选择主动投案,令人唏嘘。
民政部门,是连接政府与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低保发放、救助资金、慈善项目……每一笔资金都关乎民生冷暖。然而,近年来,多地民政系统接连“失守”。湖南茶陵县民政局会计何艳“蚂蚁搬家”式侵吞困难群众电费补贴170余万元;江西珠山区、吉州区民政局负责人相继被查;如今,常州市民政局原副局长杨铁也步入调查名单,暴露出民政系统在资金管理、审批流程、内部监督等方面仍存漏洞。
![]()
杨铁的具体违纪违法细节尚未公布,但其长期任职民政系统,又涉及慈善领域,外界普遍关注其是否涉及救助资金挪用、项目审批利益输送、慈善款物管理失范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全国加强惠民资金监管的背景下,任何“动群众奶酪”的行为都将被严查到底。
近年来,“主动投案”成为反腐高频词。杨铁的选择,或许与当前高压反腐态势密切相关。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化,大数据监督、巡视巡察联动、群众举报机制不断完善,腐败行为越来越难以藏身。在“天网恢恢”的压力下,部分违纪人员选择主动交代问题,争取宽大处理。
但“主动投案”不等于“从轻免责”。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监察法》相关规定,主动投案并如实交代问题的,可依规依纪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理,但前提是“真诚悔过、积极配合”。最终处理结果,仍需以调查结论为准。
杨铁案再次敲响警钟:民生资金不是“唐僧肉”,权力运行必须晒在阳光下。
对常州而言,杨铁案不仅是个人的堕落,更是一次系统性反思的契机。是否存有类似“应撤未撤”账户?慈善资金是否实现全流程透明?内部财务审批是否落实“分权制衡”?这些问题都需要彻查与重构。
![]()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民政工作,本质是“民心工程”。杨铁的落马,是反腐的胜利,也是制度的警醒。唯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每一分救助资金都精准直达群众手中,才能真正守住民生底线,赢得百姓信任。
(声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因图片使用侵犯了他人的版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核实并依法更正、删除或作其他合理处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