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喜欢把996当福报的企业,严格来说都算不上资本家,他们无非是穿着现代服饰的封建地主。因为真正的资本家只关心利润,没人在乎你加不加班,只要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剩余价值,他们甚至都不在乎你上班打不打卡,更没有那些职场厚黑学文化。但是国内的某些企业不仅盯着你的生产价值,还会要求员工的态度保持卑微,把上班搞得就像上朝一样:员工迟到了不行,到点下班也不行,甚至每天还要喊几句响亮的口号。
在这种面子供奉远胜效率追求的职场环境里,本质上是管理者对于权力和控制欲的迷恋。因为在地主思维的企业里,企业需要的并不是职场精英,而是服从命令的家奴,以至于加班成了检验员工忠诚度的测试手段。
至于能不能创造多余的价值,老板不会问,也懒得管,他们无非是更享受被员工供起来的快感。所以当老板看见员工闲着的时候,他们思考的不是员工的效率有多高,而是派给员工的工作是不是太少。这种高效所带来的空闲,甚至比他们亏钱还难受。
在我们的思维认知里,普遍存在着一种共识,那就是工作时间越长,收入就会越多。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认知误区。我们收入的多少和工作时间的长短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是和我们创造的剩余价值有关。所以资本家购买的是效率,而地主购买的则是时间。至于那些既想要效率又想要时间的企业,基本上可以归类为黑心工厂,这些是法律的管制范畴,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之中。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企业和员工是相互依存的。企业通过员工的劳动制造出商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劳动者既作为生产者,也作为消费者,通过劳动报酬购买商品,又维持了企业的生产活动。但是这种良性的循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分配问题。企业赚取利润来扩大生产,员工获得收入来消耗产能,只有两者相互平衡,游戏才能够继续进行。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这样的:加班文化成为了职场常态,听不听领导的话成为了衡量一个员工是否有上进心的标准,而企业却总是对劳动回报率刻意回避。企业为了追求表面上的和谐,把圆滑当成了高情商,把妥协称为了顾全大局。
员工每天只能被迫假装很忙,于是企业的产能得不到释放,居民的购买力也难以跟得上。至于那些“工资太高不利于年轻人奋斗”“企业双休后工资就会减少”的言论,早就被胖东来的经营模式所否定。就像于东来曾经说过的那样:“不会享受的人,无法创造美好生活。”因为长时间的工作和微薄的薪水,只会限制员工的创造性和服务意识。
而具有地主思维的老板,他们之所以经营不善,往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企业对员工价值的长期忽视。说白了就是老板认为员工就值这么多钱,所谓的“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他们甚至把工作机会当成了一种恩赐,更别提企业会把利润分给员工了。
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随着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也必将会被市场所纠正。于是,在如今的经济活动中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传统经济还在苦苦挣扎的时候,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却在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因为当一些企业还在热衷于权力控制的时候,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站在了被淘汰的边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