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有时候不等于高认知。都说高学历好就业,但每年都有很多高学历人才,最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个时候差的不是他们学历高,而是他们对自己,对就业市场,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异想天开的觉得,自己适合更好的。
深圳大学招聘会上,一位机械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期望在深圳或周边找份年薪25万的工作,结果投了一百多份简历,一个回音都没有。
![]()
“我不值25万吗?”工科硕士投递100多份简历0回应,暴露高学历的无知
我们先看学生自己,这位同学,是机械硕士,想往机械和芯片设计方向发展,虽然没具体说哪个学校的,但在深圳大学的秋招上,大概率就是本校的。
深圳大学在大湾区有一定名气,本地就业有点优势,可机械专业的学科评估是C-,实力不算突出,比燕山大学这种机械强校差一截。
![]()
所以,如果单从学校牌子看,深大的机械硕士想直接拿25万年薪,确实有点悬。要是换成哈工大、华科、西交大这些机械强校的硕士,在大湾区拿20-25万还比较现实,毕竟企业认这些名校的含金量。
再说专业本身,机械工程属于传统工科,就业面广,但起薪普遍不算高。普通院校或211的机械硕士,刚毕业能拿到15-18万就不错了。
想冲上20万,往往得是名校出身或者有特别突出的能力。像比亚迪这样的公司校招,普通本科或211机械硕士给20万都难,更别说25万了。
![]()
这位同学可能没完全认清形势,机械这行虽然稳定,但高薪机会不多,除非转行到热门领域,比如他提到的芯片设计,那倒是有点可能,但竞争也更激烈。
最后看就业大环境。说实话,不算乐观。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招人更谨慎了,尤其是对应届生,很多公司宁愿压低起薪,也不愿意冒风险给高薪。
这位同学投了100多份简历零回应,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不是他个人不行,而是市场没那么热情。
![]()
今年夏天跟一个机械硕士聊天,他是合工大本科、哈工程硕士,找工作时合肥那边只给15万多点,最后去了上海,因为有个哈工程的校友在那当领导,才给到20万多点。
上海开销大,实际到手和合肥差不多,但他觉得上海发展前景好,才咬牙去了。就连名校生都得权衡利弊,更别说普通院校的了。
应届生的年薪期望到底该怎么定?
这个得看三方面:专业与学历、就业地点、还有个人能力。机械硕士在深圳这种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25万听起来不算过分,毕竟租房、吃饭、交通哪样不花钱?
![]()
可现实是,企业给薪不看生活压力,而是看能创造多少价值。如果能力一般,学校牌子不够硬,那可能就得务实点,先从15-18万起步。
工作几年后,有了经验,再争取涨薪到25万也不是梦。这位同学可能一开始期望太高,没考虑到就业市场的残酷,结果被现实“教育”了一下。
从学生个人角度看,读书19年,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期望高回报也合情合理。谁不想毕业就找个好工作,早点收回成本呢?
![]()
但现实往往骨感,就业不是买卖,不能简单按投入算产出。机械这行,更需要踏实积累,一开始薪资低点,不代表没前途。
如果他能调整心态,先找份工作干起来,比如从15万左右的岗位入手,积累经验、提升技能,说不定两三年后就能突破25万。毕竟,职场看的是长期表现,不是起薪高低。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