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王楚钦,得从他教练芦璐老师的一句话说起。
芦璐老师是刘国正指导的老师,看王楚钦那是从小看到大,亲切地喊他“大白瓷”。她聊起王楚钦,眼睛里全是光,那种自豪感是装不出来的。
她说,以前看王楚钦打球,“他一上头我就开始紧张”。
这话太真实了。
还记得雅加达亚运会那会儿,刘国正指导带队,王楚钦输了一场,整个人就上头了。芦璐老师说,她看着都跟着揪心。那时候的王楚钦,就像一头小狮子,有冲劲,有天赋,但就是控制不住脾气。
一年多前,他还是那个样子,意气风发,满眼都是少年气,一个劲往前冲。
![]()
但现在呢?完全是两个人。
芦璐老师说,现在看他打球,心是沉下来的,是在动脑子思考。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跟小时候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什么改变了他?巴黎那一次,有个记者形容,对他来说是“剥皮抽筋”一样的痛。这坎儿迈过去,人也就脱胎换骨了。
你看他现在,眼神都变了。以前是明媚张扬,现在是沉静、坚毅。他看队里那些小队员的眼神,甚至都有点“慈祥”了。
他才25岁啊。
这个年纪,本该是继续往前猛冲的时候,可他已经开始学着去照顾整个队伍了。他自己都说,还没照顾好自己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把这担子接过去了,准备要带着这帮大大小小的队员一起往前走。
![]()
这话说得人心酸。责任感,以前总觉得这东西是套在王楚钦身上的枷锁,限制了他的锐气。但现在看,这东西也是磨练他的熔炉,是带他杀出重围的信仰。
从中国大满贯到亚锦赛,连着打了70局球。他是用血肉之躯在扛。很多人都看到了,他能扛旗,但也看得出,他扛得很辛苦。
也许他还做不到像他的偶像马龙那样,成为一根定海神针,往那一站,全队就心安。但他还年轻,还在被淬炼。
他现在的球,确实强。有人说他现在是独一档的存在,他之下,众生平等。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他的球技和球商,确实到了一个新境界。那种感觉就像武林高手,飞花摘叶都能伤人。
![]()
可大伙儿喜欢他,真不只是因为他球打得好。
更多的是因为他对弟弟们的传帮带,那种毫无保留的劲儿。还有他对整个队伍、对国家的责任感。这年头,一个运动员能有这种“铁肩担道义”的担当,太少见了。
他最牛的地方,是把砸向他的泥巴,泼向他的黑水,当成了养料,硬生生种出了一朵朵向阳的花。
他心里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所以他想的不是自己一个人牛,而是要带着整个国乒一起成长,把这支“荣耀之师”变成一片森林,一道铜墙铁壁。
一个25岁的年轻人,闯进了一个本该由经验和资历说话的领域。他靠的是什么?是身体的极限,是纯粹的竞技精神,更是那股子在极限压力下毫不退缩的意志力。
![]()
这种意志力本身,就跟伟大的艺术品一样,能撼动人心。
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主义。经历了一切之后,那份初心还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