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欧阳路街道的华虹公寓,是一个拥有10个楼栋、约250户居民的商品房小区。小区电梯运转20余年后逐渐“衰老”故障频发,安全隐患日益凸显,居民们换梯意愿强烈,电梯更新迫在眉睫。
资金众筹+政策补贴
破解“钱从哪里来”
华虹公寓的楼栋结构复杂,层数、户数与电梯数量各不相同。其中,1、2号楼为9层住宅;3号楼高达18层,设有两部电梯;4至10号楼为11层住宅。此外,1至5号楼的1、2层还设有沿街商铺。面对多样化的楼情,居民区党总支牵头,采取一楼一议的方式,由“三驾马车”协同发力,逐栋召开业主大会,组织居民议事,充分听取意见。在综合评估各楼栋维修资金余额、业主更新意愿等因素后,最终决定从楼层最高、户数最多、事故发生更频繁的3号楼“下手”。
![]()
电梯更换费用不菲,资金分摊成为关键。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指导和街道城运中心的协助下,华虹公寓采用“资金众筹+政策补贴”的方式,众筹部分按每户面积进行分摊。
“我们是按面积算,不是按楼层。”物业经理解释道,“这是按法律规定制定的,也是相对公平的做法。”此外,在街道和居民区党总支的支持下,业委会成功申请到“国补+区补”政策支持——使用超过15年的电梯每台可获15万元补贴,使3号楼成为街道首个享受国补的电梯更新项目,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
施工期间,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与业委会共同组织党员和志愿者成立服务小队,主动为楼内老人,特别是独居、高龄老人提供买菜、送快递、扔垃圾等日常帮助。物业与施工方积极配合,通过楼组群、公告栏等方式提前告知施工噪音、灰尘等问题,在征得居民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工时,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从“不理解”到“主动盼”
居民心态悄然转变
随着3号楼电梯更换工作稳步推进,其他楼栋的征询会也陆续启动。然而,不同的声音也随之出现:“低层使用少,为何要和顶层分摊同样的费用?”“别的小区按楼层高低计价,我们为何不行?”会上,质疑声与赞同声交织,底层住户的困惑尤为突出。
面对这些疑虑,楼组长乐叔叔的耐心解释让不少居民逐渐转变态度。令人意外的是,他本人也住在低层,最初同样无法理解分摊方案。转变源于业委会徐主任一次次“掰开揉碎”的政策讲解。
“我这才明白,我们这是更换原有配套设施,和后期加装电梯性质完全不同。”乐叔叔坦言,“买房时,电梯就是楼栋的共有部分,每位业主都天然负有维护责任。而且,这归根结底是对我们自身安全负责嘛!”
![]()
3号楼新电梯的成功投用,成为了最有说服力的“样板”。其他楼栋居民亲身体验后,口碑迅速发酵。曾经观望的业主态度悄然转变,从被动质疑转为主动期盼,纷纷要求加入换梯计划。
如今,华虹公寓的电梯换新工程仍在继续。截至目前,3、5、7、8、9号楼的电梯已完成更新,3号楼的第二部电梯也将在其他楼栋完工后进行更换。
![]()
华虹公寓电梯换新顺利推进的背后,是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之间的默契与协作。从政策解读、资金筹措到矛盾调解、施工协调,“三驾马车”同频共振,形成治理合力。从“忧居”到“优居”,一部部崭新的电梯,不仅提升了居住安全感,也成为联结邻里信任、推动社区共治的载体。

记者:陆雪姣
图片:欧阳路街道
编辑:陆雪姣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