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修资金见底,电梯换不了、外墙修不起,谁来为我们的小区养老?”近日,“大城小事”第九期社区大讨论聚焦“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续筹”这一民生痛点,把话筒交给居民、业委会、物业、律师、法官,共商“房屋养老金”续筹良方。
本期讨论由中共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员会、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社会工作部、黄浦区房屋管理局、黄浦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东方广播中心联合承办。
![]()
讨论伊始,主持人抛出一组数据:1125份问卷里,38.45%的业主“非常愿意”续筹,仅1.88%“无论如何不同意”,但“观望”比例过半,顾虑集中在“钱去哪了”“别人不交怎么办”“补缴标准谁说了算”。三个小时的“吐槽大会”最终指向同一出口——把账本摊到阳光下,让居民看得见、算得清、愿意交。
![]()
![]()
“我们小区成功续筹的秘诀就是‘先亮家底’。”黄浦区百花公寓业委会主任丁国华分享,612户居民原本对再掏7000元换梯直摇头,业委会把账户余额、政府补贴、每户分摊逐笔公示后,反对声迅速降温。“三驾马车”分组包干上门,三轮业主大会后,同意率从75%冲到97%,电梯更新项目随即动工。
律师郑志民带来“硬核”案例:某小区20户业主拒不补缴,业委会起诉后法院送达调解通知,“见官”后19户当天转账。“法律底线清晰,沟通才能软着陆。”普陀法院于凯庭长提醒,若因少数人拖延导致公共安全事件,法院可判决补缴并赔偿损失,“司法是最后一条安全带,但最好不用”。
![]()
从“犯愁”到“不愁”,上海正用透明公开撬动居民共治。市房管局现场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缴纳标准与续筹机制等专业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回应,并且明确了账户余额低于30%必须启动续筹,业主大会可决定“一次缴清”或“分期补缴”,公共收益、二手房交易补足、物业费反哺都是政策允许的来源。“下一步将试点维修资金‘年度账单’推送,手机可查、短信提醒,让沉默的资金开口说话。”
黄浦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居民区“三驾马车”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实现维修资金续筹“全透明”,充分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才能有效破解维修资金续筹难题。
![]()
此次活动线上吸引了近121万人次市民在线收看收听,形成了多方共同探索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续筹新路径的良好氛围。主办方表示,居民线上线下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将及时整理并反馈相关部门,作为人民建议征集的重要成果。
记者 / 宋梅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区委社会工作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