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读书时间、美术星空一起惨。节目组慌了,停播一年转型。把观众定位降到中学水平,砍掉高端内容,试着请李银河讲女性主义,王蒙聊红楼。还加了三分钟片头导引,但收视还是低。2004年专注人文,推出水浒、天文、电影史系列,收视回暖,但不稳。
阎崇年是第一个救场的人。他是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专攻清史。节目组找他讲努尔哈赤,他试了试,效果好,就扩展成清十二帝疑案。2004年播出,收视爆棚,因为那时清宫剧热,像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啥的,大家好奇真历史。
![]()
节目组从阎崇年身上学到诀窍:借热点,制造悬念。制片人万卫上任后,调整定位,服务大众,不是精英。开会定下规则,推人为主,历史国学系列化。编导分组找人,海选老师,校园网发公告,院系推荐,学生口碑。试讲后还得磨稿,放下身段,通俗讲,像给中学生上课。编导内部先比演讲,再跟老师商量怎么埋扣子。结果捧红一批人,但这些人红了就挨骂。
![]()
签售西单人山人海,15辆警车维持。他的书首印55万册,年入800万,上富豪榜。媒体追着他采访,对话、面对面啥的。但骂声更大。葛红兵写文批他庸俗化,品了小意失了大义。
粉丝在贴吧互怼,一方说葡萄酸,一方骂垃圾教授。学术圈说他娱乐化解读,毁了三国。易中天回应,说风格就这样,不喜欢别看。但争议没停,匿名信曝央视霸王条款,捆绑出版权,虽然后来澄清了,但名利交易的质疑一直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