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8日,哈马斯通过其武装派别卡桑旅发表声明,宣布将向以色列移交两具以色列人质遗体。
这两具遗体于当日上午在加沙地带被发现,目前已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启动移交程序。
此前,哈马斯已根据停火协议释放全部20名幸存人质,并移交10具遇难者遗体(含9名以色列人和1名尼泊尔人),此次移交后总数将增至12具。
根据停火协议,以色列应于10月15日重新开放加沙与埃及间的拉法口岸,以保障人道主义物资运输和人员通行。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18日宣布,在哈马斯归还所有遇难人质遗体前,拉法口岸将“无限期关闭”。
此举引发哈马斯强烈谴责,其声明指出,以色列已累计违反协议47次,造成38人死亡、143人受伤,关闭口岸的行为“直接阻碍遗体搜寻与移交工作”。
巴勒斯坦驻埃及大使馆此前曾宣布口岸将于20日重启,但以方以“哈马斯未完全履约”为由否决该计划。
目前,土耳其救援队携带专业设备在边境待命,却因口岸关闭无法进入加沙协助搜救。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汤姆·弗莱彻18日实地视察加沙城北部谢赫拉德万污水处理厂时表示,当地基础设施损毁程度“令人心碎”。
他回忆称,七八个月前途经此地时建筑大多完好,如今“城市的大部分已沦为荒地”。
视察中,弗莱彻看到居民在废墟中挖掘临时厕所,强调“恢复供电是重建卫生系统的关键”。
![]()
根据联合国60天应急计划,国际社会需向加沙提供每日100万份餐食、50万人营养支持,并为70万儿童设立临时学校。
目前,加沙每天通过以色列检查站接收约950辆援助卡车,但燃料短缺导致污水处理厂、医院等关键设施运转艰难。
弗莱彻警告,若拉法口岸持续关闭,“过冬帐篷、医疗设备等物资将无法及时到位,200万加沙民众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危机”。
尽管停火协议生效,加沙地带仍冲突不断。
18日,以色列军队向加沙中部沙班地区一辆公共汽车发射坦克炮弹,造成9人死亡,另有2人肢体残缺无法辨认身份。
加沙民防机构公布的现场画面显示,遇难者家属在阿赫利医院痛哭质问:“他们做错了什么?”。
以军方辩解称,该车辆接近“黄线”,部队鸣枪警告无效后开火。
但目击者反驳,车辆系正常行驶,且事发地无武装人员活动迹象。
这一事件加剧了巴以双方的信任危机,哈马斯谴责以军“滥用武力”,要求国际社会介入调查。
目前,土耳其、卡塔尔等国正协调斡旋,试图打破拉法口岸关闭僵局。
哈马斯表示,部分遗体因埋于以军摧毁的地道和废墟中,需重型机械协助挖掘,但以方拒绝批准相关设备进入加沙。
分析人士指出,遗体移交问题已成为检验停火协议执行的关键指标,若僵局持续,可能导致巴以冲突再度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