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一年缴费1-4万元,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能达到2000-5000元吗?
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与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方法是跟在职职工一样的,最大的区别是缴费比例上,在职职工由于有单位承担大部分的缴费,个人缴费比例为8%,而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自己承担全部缴费金额,缴费比例达到了20%。正因为缴费压力比较大,每年缴费金额动辄上万元,很多人也会关心这笔钱交的是否划算?如果每年缴纳1-4万元,退休后能不能拿到2000-5000元的养老金?
![]()
我们先来看看灵活就业人员是如何缴纳养老保险的,他们是在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档次,以安徽为例,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已经公布了,其中缴费下限为每月4311元,对应的缴费档次为60%,缴费上限为21556元,对应的缴费档次为300%。
如果选择最低档次,那么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就需要每年缴纳4311*20%*12=10346元,选择最高档次,每年就需要缴纳21556*20%*12=51734元,缴费区间在1-5.2万元之间,还是比较多的。
那么他们能拿到多少养老金呢?我们还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一下。假设一位灵活就业人员按照当地最低档次缴费,每年缴纳1万元,他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为0.6,而缴费后只有40%的钱进入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假设缴纳15年,不算上利息,个人账户就有1万*40%*15=6万元,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他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
如果他是在60岁退休(虽然今年开始灵活就业人员也需要延迟退休,但个人还是可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为9000元。
根据计算方法,基础养老金等于9000*(1+0.6)/2*15*1%=108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6万
/139=432元,总共的养老金等于1512元,还达不到2000元。
再假设这位灵活就业人员每年4万元,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为2.4,如果同样缴纳15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为4万*40%*15=24万元。其他条件不变,他的基础养老金等于9000**(1+2.4)/2*15*1%=229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24万/139=1727元,总共的养老金等于4022元,还达不到5000元。
当然,如果他的缴费时间更长一些,比如缴纳20年以上,拿到的养老金达到2000-5000元,甚至更高,都是有可能的。
![]()
综上所述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按照目前各地的缴费标准,每年一般最少需要缴纳1万以上,如果缴纳1-4万元,缴费年限只有15年的话,拿到的养老金很难达到5000元,不过现在延迟退休已经实施,从2030年开始,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也会增加,在此以后退休的,就不能只是缴纳15年了。在缴费年限增加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拿到的养老金也会更多一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