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近日报道称,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夏季大规模攻势以惨重代价告终,尽管投入创纪录的兵力与持续数月的攻势,俄军在战线上的推进却微乎其微。
![]()
报道指出,西方舆论常聚焦于乌克兰的人力短缺,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以数十万人的伤亡为代价,几乎没有获得新的领土。
“如果战况没有根本性改变,普京不可能在战场上取胜。他仍不断发动攻势,只说明他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经济学人》评论道。
根据近200个来源的综合估算——包括西方政府与独立军事分析机构——自2022年俄军全面入侵以来,截至2025年1月,俄罗斯累计伤亡人数已达64万至87.7万之间,其中死亡13.7万至22.8万人。到2025年10月中旬,这一数字已暴增近六成,达到98.4万至144万人,其中死亡人数高达19万至48万。
相比之下,乌克兰方面损失较少。根据“乌克兰伤亡统计项目”(UALosses)的公开讣告数据,自战争爆发以来,已有超过7.7万名乌军阵亡,即使实际数字翻倍,《经济学人》估算,俄军在2025年的死亡人数仍是乌军的五倍左右。
报道指出,俄乌两军的作战方式决定了乌克兰防线难以“突然崩溃”。无人机的持续侦察与远程精确打击,使得俄军任何集中兵力的尝试都极其危险,“大兵团冲锋已成自杀式行为”。
《经济学人》计算称,以目前推进速度,俄军至少还需五年才能完全占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被部分占领地区;而若要吞并整个乌克兰,理论上需要一百多年。
文章还引用乌军总参谋部的数据称,仅10月18日一天,俄军损失约1150人。自2022年2月24日战争爆发至今,俄军人员总损失已达约112.9万人。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则在本月早些时候指出,俄军在乌克兰的“死伤比”已异常失衡——目前约为1:1.3(每死亡1人,仅1.3人受伤),远高于常见的1:3。这意味着俄军士兵被杀的比例正在快速上升。
《经济学人》总结称,尽管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动员,但随着大量新兵在前线阵亡,普京的兵源优势正在被迅速消耗,“按照目前的速度,首先‘人力枯竭’的可能是俄罗斯,而非乌克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