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宠物当做家庭成员之一。
于是,便有一个人们虽然不愿提起,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越来越引人注意:如果宠物死了,能否和主人合葬?
![]()
![]()
“嘘,快,趁没人注意。”
这可能是过去几十年里,无数澳大利亚家庭在葬礼上心照不宣的秘密。
“嘘,快,趁没人注意。”
当至亲的棺木缓缓入土,他们会偷偷将一个更小的盒子,装着宠物骨灰的盒子,悄悄放入其中。
这个动作,既是深沉的爱,也是一次违法的冒险。
为什么?因为在官方的墓地记录系统里,只登记人类遗体的位置和深度。
你的猫、你的狗,根本不在“合法名单”上。
殡仪馆的好心操作,其实一直在“偷偷违法”。
然而,你敢信吗?
就在最近,这层窗户纸被捅破了。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破天荒地官宣:人宠合葬,合法。
由此成为该国第一个正式允许宠物与主人一起埋葬在墓地的州。
从2025年6月1日起,宠物的骨灰可以被光明正大地登记安葬,再也不用担心未来重开墓地时被“错挖”。
这项新法规名为《新南威尔士州 2025 年公墓和火葬场修正案(Cemeteries and Crematoria Amendment Act 2025 No 32 [NSW])》,由动物正义党议员艾玛・赫斯特(Emma Hurst)提出,并在新南威尔士州议会以全票通过(无反对意见):
![]()
法案第69A条款:
![]()
这一条款直接打破了“公墓仅用于人类安葬”的隐含限制,明确动物遗骸可进入公墓安葬,且未禁止其与人类遗骸在同一区域(如同一墓地地块)共存,这是 “人宠合葬” 的核心法律基础。
法案第106(2)条款:
![]()
这一条款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的公墓可通过运营商制定细则(如动物遗骸安葬的具体区域、申请流程、与人类遗骸的距离要求等),将“动物遗骸入公墓”从“法律允许”落地为“可操作的规则”,间接为 “人宠合葬” 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制度空间。
赫斯特精准地概括了这项变革的核心精神:“家庭的形态、规模各异,组成成员也可以跨越物种。”
对于那些曾经历过失去宠物的心痛,或是因不得不隐瞒自己最终遗愿而焦虑不安的人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项法律条文细节,它更是对宠物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认可。
黛布拉・特兰特(Debra Tranter)是“奥斯卡法案(Oscar’s Law)”的创始人,同时运营着一座小型公墓。
她亲眼见证过无数家庭为了让宠物 “合葬” ,不惜想尽办法。
“在澳大利亚,殡仪馆工作人员每天都在违法行事,要么偷偷混入宠物骨灰,要么悄悄联系公墓,想挖个坑安葬宠物狗。这种事屡见不鲜,因为这正是人们想要的,” 她解释道。
“经营公墓的人过去常常面临违法风险…… 而当他们只是想尊重一个家庭的意愿时,实在不应该陷入必须做出这种(违法)选择的境地,” 她表示。
这项法律为什么这么重要,最深刻的例子,可能来自黛布拉・特兰特的亲身经历。
她回忆起一位老人故事:在失去爱犬莫莉后,这位老人悲痛欲绝,他询问,能否将莫莉与自己已故的妻子合葬。
“他们夫妻俩一直没能有孩子,但他们拥有这只名叫莫莉的老狗。莫莉去世后,这位可敬的老人用裹尸布裹着它,出现在公墓门口,请求我打开他妻子的墓穴,好让他把莫莉放进去,” 黛布拉回忆道。
“我没法对他说‘不’。他当时极度悲痛,几乎要哭出来了,所以我们决定满足他的愿望。我们打开了那座墓穴,将他的狗安葬其中,还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但我深深意识到,尽管那一刻美好又令人动容,我们所有人却都必须对此保密,因为我们实际上是在违法。”
法律,终于追上了眼泪的速度。
![]()
“想要和我的毛孩子以后永远在一起”
中国养宠物的人一点也不少,看到这个好消息,铲屎官们纷纷表态。
有人说,想和毛孩子以后永远在一起:
![]()
有人一直以为可以跟宠物合葬,没想到还涉及到法律问题:
![]()
有人说愿意:
![]()
一万个愿意:
![]()
有人把失去的宠物放在家里,等以后自己没了葬一起:
![]()
![]()
![]()
有人打算以后让宠物跟妈妈合葬,陪着妈妈,在天上等自己:
![]()
有人说自己买的墓地,应该可以跟宠物合葬吧:
![]()
![]()
有人想以后一起和宠物树葬:
![]()
有人说国内对宠物不友好,但有利可图的话,进展可能就快了:
![]()
有人担心不养宠物的人不愿意:
![]()
有人担心自己没孩子,将来谁把自己跟宠物埋在一起:
![]()
有人说,如果宠物是“财产”,为什么不能合葬:
![]()
有人说日本可以:
![]()
有人说,外国的月亮,越来越圆了:
![]()
据我观察,国内对待宠物的态度,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养宠物的人,真的大部分人都在把宠物当做自己的家庭成员。
而不养宠物的人,对宠物甚至动物就不一定那么友好了。
看看这些年那些因虐待动物而火上热搜的事件就知道了。
![]()
死了都要爱,对宠物来说并不容易
澳大利亚这一立法,直接承认了“家庭形态是多元的”。
对于把宠物视为家人的主人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慰藉。
但这一小步,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大家猛然发现,原来“死了都要爱”这件事,在全球居然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规矩。
美国:真·一国两制,玩法层出不穷 要说会玩,还得是美国人。
联邦层面不管,让各个州自己决定。
结果呢?纽约州在2016年就想通了,允许宠物骨灰合葬,但给宗教墓地留了后门,可以说“不”。
宾夕法尼亚和弗吉尼亚更是脑洞大开,不仅能合葬,弗吉尼亚还要求得是“伴侣动物”且得有独立棺椁。
新泽西州更绝,反向操作,允许把人的骨灰葬进宠物墓地。
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把“私下行为”彻底扶正了。
英国:绅士也看脸色 向来以绅士著称的英国人,在这件事上显得有些“拧巴”。
法律上说,行,你可以把宠物骨灰放进主人的墓里。
但前提是,你得问过墓地管理员。
这就很微妙了,等于把决定权交给了别人。所以,想在英国实现人宠合葬,光有爱还不够,还得会沟通,会看人脸色。
德国:严谨到“逼出”骚操作 德国老铁的严谨是刻在骨子里的。
在不来梅、汉堡等城市,合葬可以,但宠物必须先火化。
人就是人,动物就是动物,墓地必须分开,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一种叫“我们的港湾”的新型墓地诞生了。
规则很简单:人和宠物,可以葬在一起,做邻居,但不能住一间房。
这波“曲线救国”,是不是很德国?
意大利:米兰的“细节控”新规 从2025年1月1日开始,米兰也加入了合葬大家庭。同样要求宠物必须火化。
但米兰的新规矩,可以说是细节控的天堂了:墓碑上可以展示主人和宠物的合影,但绝对禁止单独突出宠物形象,或者给宠物刻专属铭文。
这意思大概是:可以体现你们关系好,但别忘了谁是主角。
法国:“革命”尚未成功 相比邻居们,法国人在这件事上就有点落后了。
目前法律还很严格,但民众不干了。
2022年起,议员开始提案推动合法化,一份请愿书轻松获得了4万多人签名。
看来,下一场法式“革命”,可能就在墓地里。
亚洲:传统观念的“防火墙” 目光转回亚洲,画风就保守多了。
以中国为例,殡葬的大趋势是“节地生态安葬”,比如树葬、海葬。
法律上,宠物的定位更偏向于“财产”,而非“家人”。
在这种情况下,“人宠合葬”不仅没有法律基础,还可能和殡葬管理规定冲突。
![]()
赞成还是反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场关于身后大事的全球大辩论,核心问题其实就一个:宠物,到底算不算家人?
挺它的人,理由只有一个字:爱。
说白了,就是情感上,过不去。
我的狗,我的猫,陪我走过人生低谷,见证我所有喜怒哀乐,它不是家人是什么?
为什么一块墓碑,就要把我们永远分开?
这种发自肺腑的呐喊,是推动法律变革最根本的力量。
拦着的人,顾虑可就多了。
这也不是故意要唱反调,他们的担心听起来好像也很有道理。
公共卫生,这是天字第一号红线。
动物遗体处理不好,会不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所以你看,几乎所有允许合葬的国家,都死守一条底线:宠物必须先火化。安全第一,没毛病。
宗教与传统,这事儿很神圣。
在不少文化里,人类墓地是“圣地”,有着特殊意义。
把动物放进来,在一些人看来,是对神明和祖先的不敬。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法律地位,这是个硬伤。
在冷冰冰的法条里,宠物至今的身份还是“财产”。
把“财产”和“人”埋在一起,这在法律逻辑上怎么走通?后续会不会有一堆麻烦事?
墓地管理,这可是个技术活。
墓地管理员也头大。今天埋个猫,明天埋个狗,记录怎么写?就像澳洲改革前那样,记录混乱,未来要是挖错了怎么办?
说到底,澳大利亚这一小步,其实是人类情感观念的一大步。
它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全球伦理和法律的湖面,激起的涟漪,才刚刚开始。
法律的归法律,情感的归情感。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自己选择,你会选择和你的它,在另一个世界重逢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