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言
10月15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乌克兰问题发布会上抛出惊人言论。
他声称将对中国商品加征500%关税,这意味着100美元的商品在美国将售价600美元。85名参议员支持这一提案,俄罗斯专家却公开嘲讽。
为何美方敢开出如此极端的价码?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真实意图?
![]()
编辑:倏禹
500%关税一出口,华尔街先哭了
这个500%的数字一抛出来,华尔街的投资者们立马就慌了神。想象一下,原本100美元的中国商品,加上500%关税后,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将高达600美元。这简直就是把商品价格推到了天际。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不久前,这位贝森特财长还在各种场合暗示,对华加征100%关税的情况"不一定会发生"。结果转眼之间,他就把数字拉升到了500%。
![]()
这种180度的大转弯,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说翻脸就翻脸"。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纷纷摇头。有投资机构直言不讳地表示,这种极端关税政策根本就是在"自杀式袭击"。
因为按照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当关税超过100%时,绝大多数商品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500%的关税,更是把这种荒谬性推到了极致。一位华尔街资深交易员私下吐槽:"这不是在做生意,这是在演戏。"
![]()
事实上,从贝森特抛出这个数字的那一刻起,相关股票就开始下跌。进口贸易类企业的股价更是应声而落,投资者们用脚投票,表达了对这一政策的不信任。
更讽刺的是,贝森特声称这一关税是针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惩罚"。可是,中国进口俄罗斯能源完全符合国际法,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
把正常贸易行为作为加征极端关税的理由,这种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就像有人因为你去合法的商店买东西,就要对你罚款一样荒谬。
从经济机制上看,500%关税的威胁更像是一种"数字游戏"。因为任何理性的商人都知道,这样的关税一旦实施,受伤的首先是美国消费者。
![]()
一件原价100美元的商品变成600美元,普通美国家庭谁还买得起?这不是在保护美国产业,而是在直接推高美国的通胀水平。
俄国人都看不下去了:7000%都没用
就在美方威胁声浪正高的时候,俄罗斯专家保罗·贡恰罗夫的话让人忍俊不禁。他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直言不讳:"不论是加税250%,还是7000%,对中国起到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细想之下却很有道理。当关税高到一定程度时,它已经完全脱离了经济政策的范畴,变成了纯粹的政治表演。贡恰罗夫的嘲讽并非空穴来风。
回想今年4月份那场持续33天的关税对抗,美方最初信心满满,声称要让中国"付出代价"。结果呢?仅仅坚持了一个多月,美方就开始松口,最终选择了妥协。
![]()
这33天的经历,成为了美国极限施压政策失效的典型案例。当时美方将对华关税从34%提高到84%,中方立即反制,将对美关税提升到125%。
面对中方的精准反击,美方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高关税确实推高了美国国内的商品价格;另一方面,中方的反制措施让美国出口企业叫苦不迭。
![]()
就这样,美方在33天后悄悄调整了政策,"极限施压"变成了"适度调整"。如今,贝森特又拿出了500%这个数字,不禁让人想起那句俗语:"好了伤疤忘了疼。"明明上次的关税战已经证明了这种策略的无效性,为什么还要重蹈覆辙?
更有意思的是,贝森特在抛出500%关税威胁的同时,还声称有85名参议员支持特朗普的提案。这种"拉票式"的表态,更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11月经贸谈判造势。
![]()
俄罗斯专家的观察很到位:美方这种夸张的威胁,只会让国际社会认为美国是一个"不值得认真对待的国家"。
当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开始用荒谬的数字来吸引眼球时,这本身就暴露了其政策工具箱的贫乏。说白了,除了关税威胁,美方似乎也拿不出什么其他有效的手段了。
![]()
这种"故技重施"的做法,不仅让盟友们看笑话,也让对手更加看清了美方的底牌。正如贡恰罗夫所说,这种威胁"只会引起嘲笑"。
稀土这张牌,让美国人睡不着觉
就在美方叫嚣500%关税的同时,中方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四两拨千斤"。中国商务部适时宣布了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与原辅料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招,直接戳中了美方的要害。
![]()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稀土就像现代工业的"维生素",虽然用量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从智能手机到军用雷达,从新能源汽车到航空发动机,都离不开稀土材料。而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地位,用"主导"两个字来形容都不为过。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此前就明确表示,美方"不能容忍"中国维持当前程度的稀土管控措施。这种表述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什么叫"不能容忍"?这说明中方的稀土政策确实让美方感到了压力。
![]()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的表态更是掷地有声:"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12个字,既表明了中方的坚决立场,也释放了建设性的信号。
有意思的是,美方一边威胁要加征500%关税,一边又说"不一定会发生"。这种前后不一的表态,恰恰暴露了其内心的纠结。
![]()
说到底,美方很清楚,真要打起贸易战来,中方手里的牌并不少。稀土管制只是其中一张,还有其他关键矿产、高技术产品等等。
更重要的是,中方的反制措施往往"精准制导",针对性很强。不像美方那样"地毯式轰炸",中方更倾向于"外科手术式打击"。
![]()
这种策略的高明之处在于,既能让对方感受到压力,又不会过度升级冲突。就像下棋一样,每一步都恰到好处,既有攻势又留有余地。
从4月份33天关税对抗的结果来看,这种策略是有效的。当时美方"火力全开",结果反而把自己搞得很被动,最终不得不调整政策。
![]()
如今面对更加有准备的中方,美方再搞"故技重施",结果很可能更加不如人意。正如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所说:"我们没有任何借口把中美关系搞砸。"
这句话听起来很温和,但细想之下却很有分量。它既是对美方的提醒,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大国之间的关系,应该超越零和博弈的思维,寻求合作共赢的道路。
![]()
美国越闹腾,世界越团结
有句话说得好:"物极必反"。美方的极端政策,正在产生与其预期完全相反的效果。贡恰罗夫的观察很有预见性:美方的单边主义做法,反而会进一步加速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构的合作,让世界对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加速反感。
这个判断并非危言耸听。从近期的国际动向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独立于美元体系之外的贸易结算方式。包括印度、沙特等传统美国伙伴,都在积极探索替代方案。
![]()
美方越是挥舞制裁大棒,这些国家寻求替代方案的动力就越强。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试图通过极端手段维护霸权地位的做法,最终都会适得其反。当年的"广场协议"让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但也促使欧洲加快了一体化进程。
如今美方的做法,同样在客观上推动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金砖国家之间的货币结算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都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
![]()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方内部对于这种极端政策也存在分歧。华尔街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政治家们在台上高喊关税威胁时,金融市场却在用下跌来表达不满。这种政策与市场的背离,说明了什么?说明连美国的金融精英们都不相信500%关税的可行性。
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看,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国协调合作来应对,而不是单边主义的对抗。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等问题,哪一个能够靠"关税大棒"来解决?
![]()
中方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基于这种现实考量。在一个高度互联的世界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但这种策略的风险在于,过度的威胁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对话变得更加困难。正如俄罗斯专家所说,当威胁变成笑话时,其政治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挡不住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美方与其继续沉溺于关税威胁的幻想中,不如早日回到理性对话的轨道上来。
毕竟,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真正的赢家是那些能够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国家,而不是那些执迷于零和博弈的短视者。
![]()
结语
这场关税大戏,演得越激烈,露的破绽就越多。极端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已成明显趋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挡不住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理性终将战胜冲动,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方向。
面对变化的世界,你觉得大国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